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一路北上,5月8日夜,包围了四川南部的一个县城--会理。
5月12日,在会理郊外的铁厂,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一个草棚子下召开。
会议进行了两天,在重大军事决策上,没有出现任何争论。
会议确定了中央红军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向北前进,穿过彝区,抢渡大渡河,实现与红4方面军的会合。
本来想攻下会理县城,结果红3军团和干部团用了很大的力气,由于没有攻城的大炮,再加上守军刘元瑭的孤注一掷的疯狂,红军没有如愿。
5月15日,红军从会理出发了。
紧接着要经过的县城是德昌和西昌,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采用写信的方式,告诉守敌不要与红军为敌,从而顺利地占领了德昌,然后绕过西昌,到达了泸沽县城。
这里是一个岔路口,通往大渡河有两条路:
一条是大路,偏向东北,从越西到大树堡,河对岸是富林,直通成都。
另一条是小路,偏向西北,经冕宁,通过彝区,到达安顺场,渡过大渡河后是雅安地区。
5月20日,中央红军先遣队到达泸沽城。刘伯承和聂荣臻通过分析对比,统一了意见之后,立即给中革军委起草电报,具体建议是:
从泸沽兵分两路,主力部队和中央纵队秘密走小路,从安顺场附近渡过大渡河。
同时,派左权和刘亚楼带领红一军团二师五团佯装主力,继续顺着大路前进以迷惑敌人。
由于和中革军委联系不上,时间不等人,刘伯承决定,先遣队向冕宁前进。
晚上,在中共冕宁地下党员廖志高和陈野萍的带领下,刘伯承率领的先遣队进了冕宁县城。
他们发现这里居然没有川军把守。地下党的同志说,原先有,听到红军要来,吓得弃城跑了。
刘伯承将先遣队的司令部设在一所天主教堂。
当刘伯承用娴熟的法语向传教士和修女们宣传红军的宗教政策时,几个传教士和法国修女万分惊讶!
这位红军司令居然会说法语?
后来他们才知道了,原来这位红军司令便是大名鼎鼎的川中名将,被人们称为“军神”的刘伯承。
5月21日,中革军委在接到刘、聂的电报的当天,向中央各军团下达了向安顺场前进的命令。
具体要求:刘、聂率我先遣第一团续向托乌等地前进,日行120里,准备至迟24日午前赶到渡口。
左(权)、刘(亚楼)率我第五团,如查明越西无敌或少敌应迅速进占越西,并侦察前至大树坪、富林及由越西至海棠之线中间向西去的道路、里程;如小相岭或越西有敌扼守,则五团应伪装主力先头在登相营或小相岭扼制该敌。
1军团主力今晚21时起开往冕宁,以便随一军团前进并策应其战斗。
这段命令说的就是,刘伯承、聂荣臻率先遣队走小路,左权和刘亚楼率红五团走大路,装成主力,迷惑敌人,这是我军惯用的“声东击西”之策。
由红1军团参谋长左权和2师政委刘亚楼率领的红1军团2师5团、侦察连和军团便衣侦察队组成的佯装主力的第二先遣队,顺着通往大渡河的大路,经泸沽,向越西县城方向前进。
在小相岭隘口,川军挖断了道路,架上了浮桥。军团侦察科长刘忠和便衣队副队长范昌标带领一个侦察班,直接绕到阵地的后面,来了个出其不意,一举占领了隘口。
第二先遣队又以风卷残云之速度,抢占了越西县城。
5月23日,第二先遣队到达了大树堡附近。川军王泽浚旅派出一个连从大渡河北岸渡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