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连到达南岸后,在大树堡渡口以南的鱼塘要隘放了一个排,在渡口放了一个排,其余兵力驻扎在大树堡镇的街里。
到达了鱼塘要隘的红军第二先遣队,三下五除二,就冲了进来,俘虏了川军的连长,其他人撒腿就跑。
第二先遣队顺利地占领了大树堡渡口,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渡河准备。
他们公开征集造船和搭浮桥的材料,动员群众砍毛竹,拆房屋,等等。在往渡口运送材料的时候,还组织大家使劲地喊口号。
效果来了,川军调来了五个团防守大树堡北岸,再加上防守富林的地方武装,这里的部队有近两万人。
这样,在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的过程中,敌人只有一个连的队伍和红军有了一点短暂的接触。
这说明敌人已经被左权、刘亚楼的部队吸引到大树堡附近去了。
由于红5团做得太像主力了,一直到5月25日之前,蒋介石还没有确定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的确切位置。
5月25日上午,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的1师1团开始了“强渡大渡河”。
强渡大渡河的勇士是从1团1营2连挑选的。连长熊尚林,和其他战士,组成了中国军史上有名的“十七勇士”。
这17人,每人一支驳壳枪,一支冲锋枪、一把马刀和八颗手榴弹。
对面的敌人已经做好了准备,有工事,还有碉堡。
刘伯承把红军中的“神炮手”赵章成调过来,让他用迫击炮去把碉堡干掉。
赵章成被称为“神炮手”,那是名副其实的。他打炮是指哪打哪,百发百中,以至于每次赵章成打炮都会成为红军的娱乐表演项目。
船上是17名严阵以待的战士,八名船工奋力划桨,南岸红军掩护的火力也异常凶猛,对岸的敌人也开始向这条船倾泻子弹和炮弹。
赵章成的炮弹也发出了怒吼,两发炮弹出去,正好在川军冲击队伍的正中爆炸。
终于,船靠岸啦!
红军突击队队员从硝烟中冲上去。
就这样,大渡河安顺场渡口北岸被红军占领了。
占领了安顺场北岸,先遣队就开始了一船一船地把红军战士渡过河。
刘伯承对参谋说:给军委发报,大渡河渡口已经被我军占领。
这17位勇士成了《红星报》上的名人,他们是:红1军团1师1团1营2连连长熊尚林;
2连2排排长罗会明;
2连2排3班班长刘长发;
2连2排3班班长张表克;
2连3排4班班长郭世苍;
2连3排4班副班长张成球;
2连2排3班战士张桂成、萧汉尧、王华亭、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
2连3排4班战士萧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