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月17日,日寇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决定对新四军七师巢无中心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妄图一举消灭我七师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
为了掩护师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向银屏山区转移,特一旅旅长宋波,政治委员叶媚媚奉命率领特一旅一团在花桥附近的菩萨山阻击敌人。
菩萨山并不高,海拔仅450米,是通往银屏山仙人洞师部首脑机关的必经之路。日伪军想进攻山区,必须要经过菩萨山。
3月19日,占领三水涧(七师师部驻地)的日伪军3000余人,在汉奸的向导下,向己经转移进银屏山区的七师领导机关猛扑。
这是宋波的游击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特一旅第一次单独执行的战斗任务,从旅长宋波到每一个战士都明白:必须打好这一仗,为特一旅争光。
宋波与叶媚媚等商量,他要带领一营正面伏击,让参谋长指挥二、三营两翼侧击,叶媚媚指挥旅特务营做预备队。
叶媚媚与参谋长都不同意。叶媚媚说,旅长要负责全局,应该留在指挥部,指挥部队。参谋长说,正面伏击可以让一团长指挥一营,我负责侧击,旅长和政委都应该在指挥部。
邱团长也表示这样甚好。
于是,决定一营由邱团长率领,在菩萨山的正面(即靠近大道的一侧)挖掘战壕,布置伏击阵地。郝参谋长和一团黄副团长分别带领二营和三营,埋伏在一营的左右两侧,准备随时侧击敌人。
宋波旅长和叶媚媚政委带着作预备队的特务营,布置在菩萨山的白衣庵附近。
白衣庵建在菩萨山的南坡半山腰,由于战乱,这个庵早已破败荒毁。庵宇早就人走庵空。所以宋、叶就把白衣庵当作临时指挥部。
宋波的特一旅有两个团:一团和二团。每个团有四个营。但是二团在特一旅编组后,就被军部留在了身边,由副旅长和副政委带着。
所以参加这次伏击战的只有一个团。面对优势的敌人,这一仗还真不好打。
宋波是打过大仗的人。但是几年来在敌后,他也学会了游击战术,所以他的部队能迅速扩大,与这种战术的转变很有关系。可不,像这种伏击战,讲究的就是出其不意。
与宋波结合后,叶媚媚重点放在培养宋波的思想觉悟上。尽管宋波是自愿投奔的共产党,但他是旧军人出身,世界观并不能一下符合共产主义;必须不断地加以改造,充实、提高。
好在宋波真心爱着叶媚媚,对于叶媚媚那是言听计从,十分地配合。
正像陈毅军长在欢送叶媚媚前往皖中时说的那样:“媚媚同志,你要用你的智慧与努力,给我们党输送一个合格的布尔什维克将领,和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
为了打好这场伏击战,宋波在反“扫荡”一开始,就在做准备。
日军向巢无根据地的中心区推进的时候,宋波将部队隐蔽在花桥。接到师部的命令后,立即悄悄地将部队拉到菩萨山,一面派出侦察部队侦察敌情,一面挖掘战壕布置伏击。
对于作战,不管在红军时期她与华卓然搭档,还是后来在红二十二师,她都尊重军事指挥员的指挥,不会去干预。
对宋波也是一样。但是她还是有担心的,宋波和华卓然一样,都是军校毕业的,打仗条条框框多,而在自己处于弱势之下,华卓然善于争取主动,而宋波呢?
所以怎样战胜敌人,她还是拭目以待。
菩萨山伏击战的前期准备,叶媚媚对于宋波的做法很是赞成。对宋波的战略对策从心底里佩服。
侦察员们不断送来情报:敌人对特一旅在菩萨山的行动没一点察觉,他们在继续向银屏山区推进。
而推进最快的是加藤联队,己经距菩萨山不上十里地。
“这个加藤联队有一千多人,我们……”叶媚媚对着地图欲言又止。
宋波说:“先截住敌人一段,再看战场形势而定!”
说完,宋波拿起桌上的望远镜走出了庵门。
叶媚媚也来到宋波身边。
宋波举起望远镜向南眺望,根据侦察员的报告,此时敌人离伏击阵地不会超过五里地。
果然,宋波的望远镜里出现了敌人,那面膏药旗在树丛中时隐时现。
宋波将望远镜递给了叶媚媚,对身边的作战参谋说:“告诉各营,隐蔽好,没有命令不能开枪!”
“是!”作战参谋应声而去。
叶媚媚看到,大道上的敌人对新四军的埋伏丝毫没有察觉,竟成一字长蛇阵行军。
叶媚媚坐机关,很长时间没有亲临前线,尤其是日军,她对其实际了解太少。所知道的,也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
“老宋,敌人的这种一字长蛇阵,正好伏击。把它们斩断,首尾难顾。”叶媚媚说。
“对!斩断它容易,就怕它前呼后应,包围起来难!”宋波说,“小媚,日本鬼子都是属蚂蟥的,粘住了想脱身都难!”
叶媚媚恍如明白了。她说:“老宋,所以你就在两翼各布置了一个营?!”
“正是!”
正在此时,邱团长打来电话:“旅座,己经到了敌人的中段,开始打吧?”
邱团长是宋波的老部下,用的还是在国军中的称呼。叶媚媚跟宋波提出过,但宋波的手下一时扭不过来。
“邱明呀,叫旅长!”宋波一听邱团长叫,赶紧纠正。
“是!旅长同志!”邱明赶紧改口喊道。
“告诉部队,要打得猛、准、狠!”
“是!”邱明大声回答。
俄顷,就听见北山麓“啪啪啪!”的枪声响了,一会儿,手榴弹,轻重机枪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震动了大地。
宋波重新举起望远镜。他看到,鬼子的反应惊人地快。按照日军的战术,他明白,日军中路一受到攻击,前后就会向中路靠拢。
那末,很显然,正面伏击的一营所受的压力明显就会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