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义又笑了:“你怎知他没有改变之意?有的人的心思表现在嘴上,想到什么便脱口而出;有的人的心思表现在行动上,虽然一语不发,却已经身体力行,而无论是什么人,心思都会表现在眼神里,杜袭的眼神已经告诉我,他对袁公路的忠心已经开始动摇了,相信我,不久之后他便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年轻的赵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接着,李云义似乎是起了兴致,又对赵云说道:“子龙,你觉得杜袭之才比之文若先生如何?”
赵云思考了一下,说道:“此言虽有所不敬,但杜袭不及文若先生十之其一。”
李云义点点头,赵云不知道李云义的记忆,这么说也无可厚非:“那比之公达、戏志才等人又如何?”
赵云诚实地说:“比之诸位先生,也是不及。”
“那为何我还要苦口婆心地劝说他投降呢?”
赵云说道:“自然是为了不让一个人才就这么可惜地死掉,这一点主公方才说过了。”
李云义点点头,又摇摇头:“子龙,你要知道,人的信念和思想是可以改变的,决定一柄剑是指向扰乱天下太平的乱臣贼子,还是挥向黎民百姓的,是执剑的人,而非宝剑本身。”
“文若先生等人皆是王佐之才,若非他们的帮助,我李云义也走不到今天,但是这样的奇才天底下又有几个?天下百姓又有几何?黎民百姓需要大才,但大才太少了,根本不够分,所以一旦有一个,我们便不能够轻易浪费,要让他为一方百姓谋安稳。”
赵云文言深以为然,文若先生等人之所以厉害,不单单因为他们的大才,还因为像这种人实在是太过稀缺,若是天底下的人才都是文若先生这般,那文若先生他们也就称不上是什么人才了。
李云义见到赵云的表情,甚是欣慰开怀,同时心里也长叹一声:“子龙啊子龙,你单单以为我做这些只是为了杜袭和一方百姓?更多的还是为了你赵子龙啊。”
前世的赵云之所以能够在蜀汉集团中被如此器重,不单单是因为他是蜀汉元老,当世名将,七进七出浑身是胆,更是因为他的性格。
论武艺,关张自然不俗于赵云,可关傲张莽,没有一个人能够像赵云那样,一开始被众人喜欢,后面受到众人爱戴。
有勇有谋,骁勇果敢,武艺绝伦,性行淑均,这样厉害又听话的赵子龙,没有谁不喜欢。
但是李云义知道,想要让赵云真正为自己尽心尽力,单单让他听从自己的号令仍旧不够,需要时时强化,处处激励。
用思想的武器让赵子龙为自己所用,让他认为帮自己就是在帮黎民百姓,李云义自始至终对赵云的选择都是,将心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