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从民间科考上来的官员,最知道民生疾苦,可他没想到,皇帝竟然也对百姓有着如此之深的认识。
至于自己担心其他河堤决口,皇帝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将阳州与陈州的河堤都炸掉,让洪水在这里泛滥。
那样的话,其他州府的河堤自然不会决堤,这样可以把牺牲降到最小。
“但有一些老人,宁愿死都不离开故土。”
王耀无奈的说道。
这是很普遍的情况,一些老人活了几十年,都没有出过方圆数百里,始终在自己的村子生活。
让他们彻底离开,这些老人无论说什么都不会同意的。
而让士兵将他们强行带离的话,他们在队伍中一直哭泣闹事,也是非常不稳定的存在。
那些老人的家人或许也会为了老人留下,从而导致一个家庭都不会走,他们觉得以前河堤决口自己能够挺过去,这一次同样也能。
萧尚打开窗户,让外面的风雨吹进来,屋内顿时冷了下来。
“既然他们不愿意走,那就留下吧。”
萧尚回过神来,身体隐藏在黑暗中,只能看到一双发光的眼睛。
“要保障我们的计划运行,要保障天下的安定,总要有一些人被牺牲掉的。”
二人的这番谈话是在御书房内进行的,王耀记得很清楚,虽然说已经入夏,可是那一天晚上依旧很冷。
天上下着大雨,时不时会有一道闪电将漆黑的夜空劈开,跟今夜的雨何其相似啊!
王耀上了马车,这是一辆特制的马车,除了顶棚,周围的围挡都已经拆掉了,这样能够确保赶路的百姓一抬头,就能够看到他。
那些运粮队伍也是如此,自己的身份天下皆知,王耀很清楚,自己和那些粮食,就是这支七十万人迁徙队伍的定海神针。
深夜赶路非常冷,加上天上大雨倾盆,空气非常潮湿,王耀坐在马车上,维持着自己的风度。
老奴穿着蓑衣,匆匆的赶过来,他的怀里油布包着一袭棉衣,径直披在了王耀的身上。
“老爷,陛下的心也太狠了,让您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受冻,这要是受了风寒,可怎么得了。”
老奴帮王耀披上棉衣,嘴里絮絮叨叨的抱怨,六十多岁的人,身体一旦生病,就会很严重。
王耀悚然一惊,厉声道:“慎言。”
老奴当即低下头,不敢多说话,他是跟随在王耀身边的老人了,即便是他出家的时候也不离不弃,因此有资格说闲话。
可没想到,王耀的反应会这么大。
“你以为我不知道在这里枯坐一夜的风险。”王耀的声音幽幽传了过来:“临来的时候,陛下本意是想要让凌桐过来替我的,可是在百姓的心目中,文臣要比武将形象好的多。”
“这次的大迁徙一旦出了任何乱子,不要说你老爷我的身家性命,就连陛下的皇位都有可能动荡,如此重要的责任,你家老爷我受点风寒又算得了什么。”
“也只有这件事情做好了,陛下才能够得人心,才能够以大胜之威,扫清京城中的反对势力。而我们王家,立下了如此大功,也能够百年不倒……”
王耀手中捧着姜汤,喃喃的说道,在他身边的只有瑟瑟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