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展现高丽的国威,李岩便时常派人运送粮草到对马岛去以嘉奖对马岛的忠心。
对马岛在高丽的奖励之下活的很是滋润。
可当东瀛的官员前来视察的时候,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因为无法解释粮草的来源,所以对马岛官员只能谎称这些大米是高丽进贡的,高丽已经向对马岛称臣了。
官员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幕府。
而德川幕府在一统以后,野心膨胀,但又碍于偏居小岛,四周根本就没有可以发展的地方。
恰在这时,有走私商人前来报信:称大梁军备腐朽,军事实力薄弱,可进而攻之。
正苦于无处发展的幕府将军正要瞌睡便有人送来枕头,于是毫不怀疑地制定下了征服大梁,入主中原,再越天山,攻下印度,一举统一天下的战略。
战略第一步,自然是要进攻大梁。
于是他便想到了自己的属臣,高丽国。
便取信要求高丽协助攻打大梁。
高丽王李岩在收到信之后,一脸莫名其妙,对方似乎太自信了一些:你居然要我出兵攻打我的宗主国?而且还是国力强盛的天朝上国大梁?脑袋没被驴踢了吧!
于是李岩便一正言辞地拒绝了东瀛德川幕府的命令。
这下子德川幕府可不干了!
作为我的属臣,居然敢不听从命令!
便派出大军攻打高丽。
东瀛因为刚刚结束了长达百年的战国时代,所以武德充沛。
而高丽国士林势力强大,党政激烈,军力根本就无法与东瀛匹敌。
所以也是一触即溃。
身为国王的李岩甚至连夜出逃,离开了都城汉城,逃到了义州。
既然明白了东瀛的意图,那么这一仗就更有打下去的必要了。
若是不挫挫他的士气,难保东瀛不会卷土重来,继续朝高丽乃至于大梁发兵。
虽说东瀛出兵的理由有些可笑和滑稽,但毕竟是战争,对方甚至集结了十五万大军,已经登陆高丽。
所以,若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光靠辽东铁骑和余下其他士卒共五万人马,想要击退东瀛是不现实的,还须得联合高丽国本土部队。
更令英国公内心一沉的是:东瀛带来了众多的火枪火炮。
这些枪炮大多来自于洋人。
那些洋人将枪炮高价卖给大梁。
梁皇采购这些武器装备,用以武装大梁军队,可大梁的一些贪腐将领,却又将枪炮走私到东瀛,从中赚取利益。
对于这种行为,梁皇也是知道的,可他有心惩处,却又无力根治。
偶尔抓到一个两个走私行为,斩了也就罢了。
这但根本无法阻止其他更多的走私。
因为被斩杀的,大多是背后没有后台却又想铤而走险之人。
而其余的不少人,他们背后站着朝廷大员,是不怕查处的!
毕竟朝堂上的贪腐太多了,梁皇连朝堂都无法全然顾及,又如何有余力去关注那边境的一门两门火炮呢?
现在,这些来自于大梁的火炮枪械,现在却将炮口对准了大梁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