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所制度在大梁的发展之下,已经逐渐腐朽,卫所兵战斗力也是日益下滑。
但这种情况在李成梁所在的辽东却截然不同。
因为李成梁自己身位将军,而将军时不需要交税的。
这也就是说,李成梁名下的屯田,不需要每年向朝廷缴纳供奉,反倒朝廷需要每年向其发放粮饷。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李成梁疯狂兼并土地,将整个辽东的土地都纳入自己名下。
而后,他又将这些土地分发给手下的将士去耕种。
如此一来,土地在名义上是李成梁的,无需缴税;而实际上却是军户在耕种。
相当于他们世袭了一片不用交税的田地,所以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战斗积极性上都要远超过一般的屯田兵。
同样的,辽东平原辽阔,沃土繁多,足以养活这一大支骑兵。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卫所兵,辽东因为地处边境,需要抵御来自北方的敌军,所以辽东骑兵的作战机会也多。
因为拥有充足的粮饷,以及耕种所得。所以在辽东,军备也是最为精良的。
作战经验丰富,战意昂然,再加上丰富的物质基础,精锐的武器,造就了这样一只虎狼之师。
李成梁这般做法,实际上便是挖国家的墙角,以大梁之国力来供养自己的辽东铁骑。
自然,朝中众臣也少不了弹劾。
但梁皇却将其全部按下。
这倒不是因为梁皇想要包庇李成梁,而是因为李成梁虽拿了这么多朝堂的粮,但他却是做出了实事。包围了大梁的疆土不被边境外敌所侵犯。
想要处罚李成梁,将其调离辽东?
好啊!那辽东你去守?
而且正是李成梁在辽东的这一举动,让他再辽东享有很高的威望。
若是李成梁被处置,屯田被剥夺,难保辽东不会反叛!
而平叛又要花去多少银钱?
这样一支精锐的部队,若是在己方,自然是令人安心的。
可若是成为了敌人,便足以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局势动荡了。
说不定那些外敌会趁机前来攻打。
而这个时候,高丽国都陷落,朝廷花大把银子所养出来的辽东铁骑,便有了用武之地!
此战毕竟是前往高丽,属于客场作战,所以大梁军队必须要联合高丽兵马,对东瀛进行联合夹击,这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
李成梁已经年老,所以此次带队的是其儿子李如桢,而英国公作为朝堂来使,更多的起到的是监军的作用。
对此,英国公也没有什么不满。
毕竟李家父子对于这支部队的了解要比自己深刻得多,也能更好地发挥辽东铁骑的战斗力。
大军开拨,第一个目的地便是高丽国王所在的义州。
求援信中虽然大概讲述了部分情况,但若是真的要和东瀛作战,还是需要同高丽那方进行交涉,制定出一个缜密的计划。
然而,在来到义州,见到了高丽国王李岩并了解到东瀛进攻高丽的理由以后,英国公顿时觉得啼笑皆非。
原来,东瀛有一座岛屿,名为对马岛。
对马岛虽属东瀛,但却与高丽隔海相望,李岩想要征服对马岛,使之对高丽称臣。
对马岛仅是小岛,面对高丽来兵自然是不敌的,于是便俯首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