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浏览一番农书,徐鹏举却发现这第二版,比起第一版要精细了不少,调理也是更加清晰。
“杨大人这是请人为他重新排版了吗?”徐鹏举诧异道。
毕竟杨大学士的水平徐鹏举也知道。
虽然说却是有钻研的能力和水平,但是在一些细节上却是常常不修边幅。
就比如那第一版农书,虽然是把绝大部分红薯种植要注意的东西编撰进去了,但是整本书的内容结构却杂乱无章,看起来也是颇为费力。
而这第二版,除了汇总第一版之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农学知识以外,同时也添加了一些新的研究。
徐鹏举相信这是杨大学士以及陈经纶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第二版的进步之处可不止这些,它还将所有的知识根据种植顺序以及红薯生长阶段进行了一定的划分,这就让整本书的逻辑性强了不少,即便是初识字的小儿都能看的明白。
这阅读门槛一下子就降低了不少。
杨杨见徐鹏举这般惊讶,也是开心道:“这些是杨杨闲暇之余,为祖父整理的。”
徐鹏举顿时转过身来:“这些都是杨小姐你一个人做的?”
杨杨道:“杨杨好歹也与徐公子在闽地带了数月,关于红薯的一些基本信息我还是清楚的,而且最为关键的信息都已经由祖父和程公子整理出来了,所以整理起来也不算难。”
徐鹏举没有想到,这杨家小姐还有当编辑的天赋!
当即,他灵机一动,想起此前被自己搁置了的一件事情。
……
“创办日报?”杨杨一脸惊讶。
“不错!便是创办日报,我想让杨小姐来担任主编!”
见杨杨还是有些困惑,而一边的徐福和孙义也是挠着脑袋一脸不解的样子,徐鹏举便意识到了:这些东西若不加以解释还真没办法令其他人听得懂。
“所谓日报,便是将每日当中的重要信息,见闻所记录下来,随后通过筛选排版,选择性地将一些信息刊印在一份报纸上,随后将报纸卖予他人。”
闻言,孙义惊呼道:“贩卖情报!世子这万万不可呐!若是让有心之人得了去,恐怕会为我大梁带来灾难!”
徐鹏举知道,孙义是会错了意,将日报里的信息与那些重要的情报混淆了。
徐鹏举解释道:“并非是你理解的那些机密情报。日报可记载一些特别的故事,一些八卦新闻,或是一些朝廷需要推广的东西。”
闻言,杨杨便道:“就比如红薯推广?”
徐鹏举点点头道:“不错,可以命人写一篇文章赞扬红薯的优点,在里面大肆渲染红薯的高产与美味。百姓看了这文章,定然更愿意去尝试种植红薯。”
“而除了红薯以外,也可以写其他各种东西。日报里的东西不一定要意义深刻,但一定是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
杨杨点了点头,道:“杨杨明白了!”
将日报的情况解释清楚以后,徐鹏举又介绍了主编的职责:“所谓主编,便是将下属记者,记者也就是收集情报的那些人。主编会将记者所收集的情报汇总,进行取舍编排,最后放入日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