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徐鹏举的一通解释,杨杨也明白了。
简单的来说,便是以一文钱的低价抢占市场,让全京城的百姓都成为日报的受众,而后便可专门划分一块板块,用于打广告。
若想让自家商品被京城百姓所熟知,只需缴纳一笔广告费给报社,报社便会为你刊登一篇软文。
而百姓在看报之时,亦能够看到这篇软文,便会对报纸中提到的商品产生兴趣,从而愿去购买。
而这广告费,在支撑报社开办的成本之余,也能为徐鹏举等人提供一笔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
“徐公子,你这编辑的工作,我便接下了!”杨杨笑道。
却不曾想,徐鹏举一把握住她的素手,摇晃道:“合作愉快!”
杨杨瞬间小脸通红,抽手又不是,不抽手又不是。
徐鹏举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唐突,不过好在他脸皮厚,不做痕迹地就把杨杨的手放下,然后打着哈哈道:“咳,那什么,这是我老家的一个习俗。”
杨杨也是犹如蚊呐般“嗯”了一声。
只有徐福在心底暗暗腹诽:公子不就是京城人士吗,这京城有过这般习俗?
查看了红薯书籍的编撰进度,又商定好了开办报社一事,徐鹏举便同杨杨告别,回到了魏国公府。
而在同一时间,皇宫内,锦衣卫总督秦羽向梁皇汇报了此事。
“这徐家小子都这副境地了,竟还想着开办日报!”梁皇也是有些诧异的。
当初徐鹏举却是与他提到过这件事情,只是他并不看好,所以也就没了后续。
只是在那以后,首辅提交那份反叛书信以后,徐鹏举的处境便不一样了。
他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朝堂上下的心。
若是哪天,徐鹏举跑路了,那定然是徐元帅要率兵攻打京都了!
而这开办报社一事,虽然徐鹏举将之交给了那杨家的女儿去办,但朝中文武不是傻子,他们都知道这是你徐鹏举在背后支持的!
这种情况下,徐鹏举想要顺利办成报社的成功性很低。
同样因为魏国公谋反书信一案,徐鹏举与梁皇之间的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冷静期。
原本徐鹏举时常会被请进宫去,同梁皇商议一些要事,特别是关于如何填补国库。
甚至梁皇所允诺的那一万用于攻打石见银山的兵马已经抵达宝岛。
徐鹏举请回来的赵士祯,也是正在宝岛军工厂研制新一代的燧发枪。
而现在,徐鹏举整日都憋在那魏国公府,就算是想看公孙大娘舞剑,徐鹏举也是做不到。
毕竟身边跟着那么四五十个身穿斗牛服,手握绣春刀的官差,徐鹏举自带散场效果。
起初他依旧该去哪去哪。
然而第二天他却发现,他前一天所经过的那些店家,只要是有一些特殊产业的,都被封杀了。
而后几天亦是如此。
自此,其他的花楼赌坊也明白了徐鹏举的威力。
一旦徐鹏举靠近,他们便直接关门歇业。
没有办法,魏国公家的世子,他们不可能强行不让他入内,所以只能以关门歇业为手段了。
几次下来,徐鹏举也是明白了,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家中。
却是不知道这份嫌疑多久能够洗脱。
万一徐元帅久久不出兵,那岂不是徐鹏举要在公府内困一辈子,一辈子受人监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