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往往是伴随着大旱一起而来的。
孟家的一百二十顷良田,自然也和铜人原上的其它乡民们一样,颗粒无收。
乡民们整天早出晚归,想尽各种办法,在关中平原上四处捕捉蝗虫。
再运往万年县衙设置的收购点,换取钱帛,购买可以充饥的粮食。
其先,橡子豆腐和椒盐蝗虫,只要六文钱一斗,相互参半,供应充足。伴随着蝗虫和橡子的数量越来越少,灾民们终于还是到了食不果腹的境地。
好在朝廷的转运司,已从关外陆续调运若干粮草进了长安城内。
虽然杯水车薪,仍然难于平抑日益增高的粮价,却因此而使很多人保住了性命。
朝廷的粥场仍在艰难的维持,采购橡子的队伍,也已深入到终南山腹地百余里。
孟家庄上下,在孟凡洞查先机的情况下,衣食无忧,安然度过了整个秋季。
在此期间,灞城酒楼虽然没办法开张,可孟凡也没闲着。
他见豆腐在大唐如此广收欢迎,决定在豆制品的制作上,作足功夫,开发出一系列新的品种,以巩固自己豆腐发明者的地位。
他知道,即使保密工作做得再好,早晚有一天,豆腐的制作工艺,也最终会被他人攻破或者盗取。到那时,自己的豆制品矩阵,就会是又一个坚不可催的壁垒。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他矢志要在餐饮行业,成为名实其实的霸主。
因此,他很快又开发出了豆腐干,豆腐皮,豆腐泡,腐竹等一系列新的食材。
当福菊从长安城回来,见到这些食材的时候,简直惊掉了下巴。
他们又利用歇业的这段时间,在灞城的酒楼里,开设了厨艺培训班。
在孟家庄及铜人乡,乃至整个灞城镇,招收了一批背景清白的弟子,进入一刀流。
由孟凡手把手交给福菊更多的菜式,再由福菊教给这些新招收的弟子。
孟凡目前所教授的菜式,以后世的家常菜为主。间或传授一两道八大菜系的名菜,作为压轴。
长安城内的合作伙伴胡安福自然也没闲着,他在孟凡的授意下,为孟凡挑选和调教了一大批女侍和好几位酒博士。这些人都是孟凡出钱购买的奴仆,最终都并入了一刀流门下。
眼见一刀流弟子逐渐增多,孟凡心里十分清楚,若想保持高效运作,是时候组建管理体系了。
这一天,他将崔莺莺,福菊,孟顺,孟从虎四人,召入灞城酒楼二楼厢房,决定为一刀流扎稳框架,提升几位管理层。
现如今,豆制品菜肴对于酒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他决定组建白玉堂,专门控制豆制品的制作研发和推广。任命福菊为白玉堂第一任堂主。
大灾过后,酒楼必然面临扩张。到那时,人多事杂,难免会遇到极为复杂的情形,安保工作也该提上日程。因此,孟凡决定组建金刚堂,负责一刀流的安保工作。包括一刀流日后所有产业,以及一刀流门下弟子的人身安全。任命孟从虎为金刚堂第一任堂主。
又设样式堂,负责研发新菜式,发掘更多新的食材,使一刀流在餐饮行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样式堂为一刀流门下直属,由孟凡亲自负责。
又设精算堂,负责一刀流所有弟子的绩效管理与薪酬发放。以及门下所有产业的帐目往来,物质采购,人员招聘。任命孟顺为精算堂第一任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