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东西交通之要道,南承两湖,北承三晋。锁南北通商之咽喉,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九大雄关居其三,崤山、函谷、雁岭分镇东、西、南三面。
北面,更有黄河蜿蜒东行,犹如一条世龙,横卧于广袤的华中平原之上。
这里商贾云集,汇聚着来自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的各色行商。也是两京之间最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
到了陕州,出门已经三日,端得是人困马乏。车辆需要检修,马匹也要休养。
孟凡刚好趁此机会,在陕州逗留一日。
客栈中饱饱的睡过一觉,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带着崔莺莺,孟从虎和孟甜,准备到城中四处逛逛。
四人吃不惯客栈的早点,被长安的豆浆油条养叼了的嘴,早已不再习惯那些干硬的胡饼。
本以为这里最多能有个面片汤什么的,总好过胡饼。
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才一出街没多远,他们就在陕州县衙门口没多远,看见了熟悉的东西。
那赫然就是孟凡发明的油条。
几人眼前一亮,也不管这油条到底是怎么如此神速的传到陕州来的。就迫不及待的上前去,各人点了两根油条,一碗豆浆。
一根油条下了肚,孟凡这才来了兴致,喝了口纯豆浆,开口问那摊主道:“店家,你这油条从哪里学来的,味道着实地道。”
小贩笑着说道:“一看客人就是打长安来的,一定是吃过了最地道的油条,才能分辨出小的这油条的好坏来。不瞒客人说,这油条可是小人花了大价钱,从长安城学来的。长安出了个孟大善人,专一好免费教人技艺,因此养活了好些穷人。来往的客商看着眼馋,便有那争相效仿的,却没一个做得出来。因此小的便花了重金,从孟大善人的代理商处,买来了这东西的配方和炸制方法。”
孟凡笑不出来了。自己千防万防,也防不住有人投机钻营。他所制订的代理商规则中,明明已经规定了,不得以任何形式,把从孟家酒楼所习得的技艺,转卖给他人。也不得私自招收下级代理。
这才出了潼关,就让他发现了李鬼。
他也无心去追究,到底是谁把油条的技艺变卖给这位商贩的。
通过这件事,也使得他内心更加坚定了自己开放经营的理念。
他传授这些小吃,原本就没打算在这上面赚到多少现金流。不过是想在宣扬自己的企业文化的同时,又能够兼顾到一些生活有困难的百姓。
至所以要制定不得私自外传的规则,也是怕有人故意破坏市场。使这些小吃的价格回落。
到那时,经营一家小食店,还能不能养活一家老小,便是很大的问题了。
这些泄密者,终究害得还是他们自己。
孟凡虽然无意追究,可未来威福堂的堂主孟甜,却并不打算善罢干休。
这小姑娘最恨的就是投机钻营,溜须拍马之辈。
刚刚听了小贩的说辞,顿时就皱起了柳眉,想要调查清楚,到底是谁泄漏了油条的制作工艺。
“我们也是东京的生意人,这次去长安,吃到了好多好东西。尤其是这油条,简直要馋死个人。原本以为,出了长安就没这口福了。没想到到了陕州,还能吃上油条。只可惜,这东西到了洛阳,是绝计没有得了,这可如何是好?”孟甜皱着小鼻子,一脸的失落。
这小姑娘很有几分表演天赋,搁在后世,妥妥的童星啊。唬得一旁大嚼特嚼的孟从虎一愣一愣的。心想俺姑姑啥时候成洛阳人了。
他正瞪着一双牛眼,大惑不解这会儿,就见那摊贩眼珠滴溜溜一转,在衣服上擦了把手,凑上前来陪着笑脸说道:“想要继续吃到这东西,也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