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李战神说道:“素闻丰县男对食之一道,颇有心得。人生衣、食、住、行四大事,其实行军打仗,也不外如是。如今我大唐军中,已得丰县男赠盐之惠,人人感念丰县男的丰功伟绩。本不愿再以其它琐事再来麻烦丰县男。”
“但老夫深感士卒保家卫国,行军打仗之不易,因此斗胆有一事相烦。还请丰县男不吝赐教,以解我军中燃眉之急。”
听李战神话里话外的口气,这是又遇到难题了。而且还是关于吃的难题。
别的孟凡不敢说,在这大唐,关于吃的方面,孟凡敢认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
被李战神一通吹捧,孟凡心中关于李德謇的种种怨愤,一眨眼就荡然无存了。
只听他说道:“李尚书客气了,有何难题,旦讲无妨。”
李战神眼底闪过一丝喜色,连忙说道:“老夫戎马一生,南征北战。历经大小战阵无数,深知行军打仗,吃为第一要务。士卒要生存,杀敌要力气。没有了嚼头,再好的兵也是去送死。兵法有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可再好的军需官,也不可能随叫随到,天天把士卒们的肚子填满。”
“忍饥挨饿,甚至是冻饿而死,对于一般的士卒们来说,实在是家常便饭。因此,老夫一直在想,有没有这么一种军粮,可以让士卒们轻装上阵,带上一点食物,就能够吃饱好几天。”
“老夫也知道,这有违事理,未免有些异想天开。只是不忍看士卒挨饿受冻,姑且一问。”李靖说完,拿眼看着孟凡。
孟凡不由得在心中一阵感叹:“真是双眼皮,薄嘴唇,一看就是聪明人儿。没想到咱们李战神的军事思想这么超前,一千多年前就认识到了军粮的便携性和容积问题。”
现在这个时代,说白了,根本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军粮。
士卒们行军打仗,能吃什么吃什么。准确的来说,是军需官和后方提供什么,他们就吃什么,烹饪方法,甚至还不如普通老百姓。
在某些极端的情形下,比如急行军,执行穿插或者潜伏任务时,不便点火。茹毛饮血那都是常态。
如今的军中,算得上军方特供的,就只有醋布一条。免得士卒缺少盐分,无力行军。其它全是随缘。
自从孟凡供献了去除盐毒之法,大唐的士卒们才终于吃上了精盐。
都吃上精盐了,那军粮不得趁机也改善改善?
听李靖那意思,光送盐那是远远不够的,就好比你送了一把鱼香草给人,却不送鱼一样没有道理。
鱼香草虽好,能当饭吃吗?盐虽好,也不能光吃盐啦。
孟凡笑着瞅了李战神一眼,这老家伙还真有眼光。放眼整个大唐,恐怕也没有一个人比孟凡更懂军粮了。
“没有人比我更懂军粮。只是不知,李尚书是代表朝廷,还是自己随便说说,聊聊闲话。”孟凡懂王附体,自豪的说道。
李靖闻言,脸上一喜,赶紧说道:“自然是代表朝廷,不瞒丰县男,这也是陛下一直以来忧心之急务。若丰县男肯不吝赐教,他日陛下必然论功行赏。”
孟凡有些犹豫,抬眼看着李靖道:“这事你做得了主?”
李靖略一沉思,郑重说道:“做得。”
他心里直偷着乐,如果真能从孟凡手里,弄到好吃又营养,又忍饿,又节省体积的食物作为军粮,别说是陛下,全军的将士们都得感谢自己。
孟凡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才说道:“军粮的秘方,我这里有倒是有,只是……”
见孟凡欲言又止,李靖催促道:“丰县男有何要求,便请提出来。回头老夫向陛下请旨,定能满足丰县男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