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母自从失明之后,一切生活都得专人护理。
吃饭时,也不免要一个丫鬟坐在身边,一勺勺喂着吃。
这丫鬟显然没有与崔母经过长期磨合,一点也不了解崔母进食的频率和口味。
惹得老太太连连皱眉。
眼见一块茄子直接喂到了鼻子上,老太太发火了,板着脸骂道:“你想呛死老身啦。”
“奴婢不是故意的,请老夫人饶恕。”小丫鬟吓得脸都绿了,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崔母心又软了,和蔼的说道:“起来吧,也不怪你。你们要是有春梅的十分之一啊,我老婆子也算有福了。”
崔婷婷赶忙掏出手帕,给崔母擦了擦口鼻之间的油渍。
崔母听见饭桌上安静了许多,解释道:“让姑爷笑话了,我本来有个丫头,叫春梅,甚是伶俐。亏得她,我老婆子才享了几年福。春梅父亲前日不幸夭亡,回家奔丧去了。”
孟凡这才恍然,看向崔母的眼睛。
那双眼,眼瞳部位生满白色的膜衣,应当是后世老人常见的白内障,最终导致了她的失明。
老太太如此和蔼可亲,却被一双眼睛折磨得晚景凄凉,要是能让她恢复光明就好了。
孟凡说道:“祖母,您这眼睛,大夫怎么说?”
崔母道:“左不过是什么怒气伤肝,血不就舍,气血耗散之说,如今啊,眼前只有个明暗,其它一概看不见喽。那几年民象我儿,被那隋炀帝杨广冤杀,老身日夜不得安枕,整日价哭得昏天黑地,渐渐就成这样了,我可怜的儿呀。天杀的昏君杨广,总算得到了报应,大快人心。不说这些了,今天是高兴的日子。”
“祖母,您这眼睛,都有哪些大夫看过?可曾找过孙思邈孙神医?”孟凡问道。
“孙神医哪是那么好请的,昔年二哥在京师,时遇孙神医为太上皇视疾,曾亲自去请。奈何孙神医分身乏术,根本无瑕前来博陵。老太太年迈,也不好周车劳顿,就这么错过了。后来再去找,哪还有踪影?”三婶郑月娘遗憾的说道。
孟凡笑道:“我与孙神医是故交,孙婿这便修书一封,请孙神医前来,为祖母诊视,或可令祖母重见光明。”
“真的?那真是太好了。听说这位孙神医,有起死回生之能。老太太若得他医治,这眼睛定然好了。”
“贤婿,三叔敬你一杯,老母若是真能重见天日,你就是咱们崔家的大功臣啦。”
“三叔,三婶客气了。本来就是一家人,互相帮忙理所应当。”孟凡谦逊的说道。
三叔嘴角勾起一抹奸笑,说道:“侄婿此言大善,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听说你在长安城开的酒楼,宾客如云,生意很是不错呀。三叔也老大不小了,总守着家里那几间铺子,没个安身立命的产业,这后半辈子怎生处?”
“因此三叔也想在博陵城里,开上一家大酒楼,还望侄婿不吝赐教。”
崔民德顺杆爬,想把这件事,做成顺理成章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