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私自以为,李世民对张蕴古案所动用的雷霆手段,实则是因为古人对精神病的了解不够深入所致。
因此不能轻易就下结论,认为李世民的决定是错的。
毕竟,古代可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系统性的确诊精神病。对于装疯卖傻的假精神病,实在是很难区别。
正因如此,战国时的孙膑,才能靠装疯躲过一劫。一直到明朝,永乐皇帝朱棣,还玩了同样的套路,靠吃假狗屎装疯,骗过了朝廷派过来的使臣。
李世民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李好德所犯的,并不是一般的罪行,而是妖言惑众,企图颠覆大唐的江山社稷。
如果要论在这个时代,有谁对律法的了解最为深刻。估计除了负责编撰它的作者长孙无忌,就是大理寺卿刘德威了。
他们要想说服陛下,就必须真正的了解大唐律法。
因此,孟凡很赞同阎立本的决定。立刻就跟着阎立本一道,打马出了辅兴坊,往刘德威家去了。
孟凡相信,李世民这个一代明君,会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只要他们真正是为国家考虑,这位以纳谏闻名的帝王,该当不会要了他们这么多人的性命才对。
就算拼着龙颜震怒,免去了身上的爵位,孟凡也要为这位千古一帝好好上一课。
张蕴古的法治理念如此超前,居然在遥远的大唐,就已经能够考虑到精神病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了。相比之下,李二做得未免就太偻了。
张蕴古的死固然是一个悲剧,但如果他们此次能够通过这件案子,说服陛下,使律法能够更加完善。那么张蕴古就没有白死。
二人造访刘宅,令刘德威很是诧异。
刑部虽然与大理寺时常往来,但这位大理寺卿与刑部侍郎阎立本,也只不过是点头之交。
大理寺专管大案要案的侦破工作。而普通诉讼和刑案的复核,则是刑部的责任。
如遇特大案件,才需由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三堂会审。
自陛下登基以来,不过才五年光景,朝廷上下还从来没有发生过需要三堂会审的案件。因此他二人才没有过多交集。
孟凡更是第一次与这位唐朝刑侦大队长会面。
但见此人生得清瘦高挺,目光如炬,炯炯有神。一看就颇有神探的风采。倒让孟凡凭白无故的对他多出了几分好感。
兴许每个男孩曾经都有过当神探的梦想,对这些公门中人天生就有一种景仰之情。
刘德威将他们让进了客厅里,彼此客套了几句,便说道:“不知二位光临寒舍,有何见教。”
阎立本拱手说道:“刘少卿这些日子在朝,不知可曾听到些风声?”
刘德威疑惑道:“不知阎侍郎所指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