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属下将食盒接过,小黄门便拱手告辞,临行时说道:“代国公不可耽搁太久,免使陛下悬望。”
“公公尽管放心,可回复陛下,末将即刻就到。”
李靖刚刚送别了朝廷的使者,挥手令人取来御酒,便要与诸将同饮。
“不可。”
一旁的副将李大亮忽然迈步上前,低声说道:“公爷,陛下此时赐酒,恐有深意。公爷不可就饮,让末将先来,为公爷试酒。”
“大胆,陛下亲赐御酒,你怎敢怀有如此心思?姑念你是初犯,且饶你一回,再敢胡言,我必禀明陛下,治你个欺君之罪。”
李靖勃然大怒。
李大亮却不肯退避,伏身抱拳力争道:“末将也是为公爷着想,陛下先前对公爷防范甚深,如今却又无端赐酒于都门之外。末将当心,有人趁机调换御酒,想要毒害公爷性命。若果真如此,也必定不是陛下愿意看到的情形。还请让末将先行为公爷试酒。”
众将士纷纷点头,都觉得李大亮说的甚有道理,单膝跪地,异同同声地道:“请让末将为公爷试酒。”
这些人九死一生,早就养成了谨慎持重的性格。如此大反常理的行为,不免会引起他们的怀疑,也是情理之中。
却见李靖铁青着脸,说道:“那位小公公你们不识得,本将却识得。他惯常在甘露殿内侍候,是陛下近身心腹,岂会有错?陛下体恤臣子,特赐御酒劳军,岂会有误?你等休要再劝,来呀!先给本将满上。”
一旁侍候的校尉,只得取出食盒中装着御酒的金壶和玉杯。
岂知金壶刚刚取出,就见壶底原来还押着一张纸条。
校尉颇为惊异,取出字条双手呈上道:“金壶底下发现字条一张,还请大总管过目。”
“哦?”李靖也是颇为惊讶,连忙从小校手中取过字条来看。
原来,那上面写着一首七言绝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好诗,好诗!好一个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李靖的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一场战役,双方战死了多少将士啊。自古以来,将士的命运,不就是这样的吗?
他不禁为诗中的意境所感染,泪洒衣襟。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细看那字条之上,在那首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写道:丰县男孟凡敬上,请国公不必观望,火速前来!诸君在此恭候公爷大驾。
李靖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回了实处。
其实,别看他力主饮下御酒,其实心中与诸将一样,隐隐约约存着些疑虑。
只因他是一军主将,又素来忠于李唐,不肯背叛。
即使是明知道酒中有毒,他也不得不饮,以向朝廷表明自己的心迹。
如今看见孟凡的字条,心下登时豁然开朗,才发现是自己多虑了。
李靖心中再无疑虑,与诸将分酒,举杯当空祝祷:“醉卧沙场的诸位将士们在天有灵,就请饮下这杯陛下亲赐的御酒,好生上路吧。你们的父母妻儿,本将一定奏请陛下,好生安置。我大唐的英雄们,必当含笑九泉,身后再无遗恨!”
“吾皇万岁!大唐万岁!长安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