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慕容顺作为吐谷浑质押在唐的质子。曾经被李渊编入质子军,为大唐效力。
那时李世民尚是秦王,与这位异族王子有过一段非凡的交往。
慕容顺一直非常敬重这位功高盖世,一手打下了李唐江山的秦王殿下。
因此,回到吐谷浑之后,一直在做着促进本族与李唐和睦相处的事业。
可惜天不遂人愿,父兄体内流淌着的鲜卑族的血液,促使他们做出了这样的抉择。慕容顺虽有千般恨意,也徒叹奈何。
好在天可汗仁慈,并没有打算继续追究吐谷浑人的罪过,自己的族人和宗庙,应该会有机会保留下来吧。
孟凡曾经跟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弱小从来就不是生存的障碍,狂妄才是。
在这一点上,慕容顺深以为然。
目送着慕容顺离开,李二转身看着孟凡,眼中满是欣赏的神色。
“孟卿只身回京,面对宵小暗害,还能全身而退,勇气可嘉。若没有孟卿你的千里奔波,朕险些被奸人所误。孟卿不仅战场上居功至伟,善后做得也极是妥帖,大唐有孟卿这样的大才,朕心甚慰呀,哈哈哈哈!”
李世民情不自禁的走上前来,重重的拍了拍孟凡的肩头。
直到这一刻,他才发现,不知不觉,经过战阵磨练的孟凡,整个人的气质已然脱胎换骨,年纪轻轻已然有了几分雄浑的气势。
这种气势隐隐然便是自己年少时的那种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王者之风。
“此子将来定然不可限量啊!”
李世民在心中暗暗感慨,却说道:“王德,你下去准备准备,代国公及征西诸将还都之日,朕要亲自出城十里相迎。”
……
七天后,长安西郊的斗门镇。
黄沙铺地,净水泼街。
黄罗伞盖高张,仪仗车队绵延数里之遥。
天子亲临城外十里,迎接大胜还朝的征西军将士还都。
驿马如织,行人绝迹,宽阔的官道尽头,目力所及的地方。
西海道大总管,征西军主将,代国公李靖率领神机营八百余名士卒,及麾下中军护从三千,风尘仆仆向斗门镇而来。
“来者可是征西军主将,代国公李靖。”
两骑快马飞奔至军前,马上一个小黄门急声问道。
李靖抱拳回礼道:“在下正是征西主将李靖,不知公公有何要事?”
“陛下已出城十里,在斗门镇驻跸多时,请代国公前往觐见。”
小黄门脸上露出笑意,一迭声的说道。
李靖诚惶诚恐,滚鞍下马,连声说道:“末将惶恐,末将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相待,惭愧无地,请公公速速在前引路,我与公公前往拜见陛下。”
“代国公言重了,陛下有言在先,国公爷是我大唐辅国柱石,陛下体恤国公千里跋涉,特命奴婢携来御酒一壶,以慰国公劳苦。国公爷可稍稍修饰形容,再前往觐见陛下不迟。”
小黄门说完,大手一挥,近旁的另一名随从便滚鞍下马,由马鞍上取下来一个食盒。
打开食盒,里面是一只玉盏,一壶琼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