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六堂堂主依托长安城庞大的人口基数,开始招聘各色人才,采买各种物质,马匹,车辆。
半个月之后,孟凡择黄道吉日,在灞城酒楼杀鸡设酒,为各堂堂主践行。
四海堂任务艰巨,路途遥远,就首先离开了长安,率领一百余人的马队,携带大批钱帛,浩浩荡荡从灞城镇出发,向江南进发。
由于东西两都同属天子脚下,商业竞争相对公平,并不需要四海堂的开拓。
因此,孟凡决定亲自率领孟顺,孟甜,孟从虎,三陈等人,沿官道携带大批物资,准备向东都洛阳去开拓市场。
崔莺莺由于身怀六甲,不便同行,因此同崔婷婷,福菊等一道,留守长安总店天香楼养胎。
孟家商队出发之日,惊动了半个长安城的商圈。
胡安福等孟氏财阀的合作商们,纷纷前来灞城送行。
另有孟凡日常交往较深的一些朋友,阎立本,程处默,房遗爱等人,也都派人送来了问候或本人亲自前来送行。
孟氏财阀随行的车队足有三十余辆之多。
在灞城酒楼逗留了一整天,拜别了亲朋好友,知己伙伴。
孟家车队一路向东,晓行夜宿,出了潼关,途经陕州,向洛阳而来。
在路不只一日,这天黄昏时分,车队终于赶在落日之前,越到了洛阳南城门长夏门。
由长夏门一路向北,经仁和坊,修善坊,永丰坊,正俗坊,思顺坊,便来到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洛阳南市。
唐代的洛阳城,被洛水一分为二。
沿河两岸里坊人家鳞次栉比,层层叠叠。
每家每户都对着河道开着各色店铺,论繁荣程度,一点也不比西都长安差多少。
加上这里只是陪都,文武公卿鲜少有居住在此的。
因此,洛阳城的宵禁制度及城市的日常管理,比之长安更为宽容。
这种宽容的城市氛围,更是无形中助长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很多外国商人,宁愿呆在洛阳城中经商,也不愿呆在长安城。
这里的很多里坊中,外国人的数量甚至超过了中国人。
洛阳永桥以南,环丘以北,伊洛之间,夹御道设有四夷馆。
这四馆:一名归正,二名归德,三名慕化,四名慕义。
各国的商人到洛阳来经商,都必须在四夷馆中登记造牌,方能在两京之间自由往来。
这种牌照就好比后世的护照,使得外国人也能被有效的管理起来。
四夷馆不光负责登记外国商人,也会尽其所能,给外国人提供在我中国经商的一系列帮忙。
甚至于租房子,买宅院这样的琐事,也都可以提供帮助。
甚至可以质押货物,提前取得钱款,用于维持日常开销,生意周围。
因此,一个外国人只要来了东都洛阳,基本上衣食住行,都会有人帮你打点好。
因此,葱岭以西,百国千城,莫不欢附。
光是洛阳城的外籍人口就足有一万多户。
这些外国人不光带来了财货,还同时带来了各种异族文化,各种机遇。
光是一个洛阳城中,就有婆罗门寺,波斯胡寺,袄神庙,野鼠寺等等。
这些异族的寺庙与道观,佛殿杂处于一座城市,和平相处,互不侵犯,实在是千年一遇的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