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内,有传自波斯的袄教,摩尼教,也就是后来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拜火教,明教。
还有来自大食的伊斯兰教,来自西亚的景教,也就是后来的基督教。
其余萨满教等原始宗教,也能寻觅到踪影。
这些人又吸引来异族的工匠,胡姬,卖艺者,把这座古老的城市点缀的异彩纷呈。
据官方的粗略统计,仅洛阳一城,就有来自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人种,共居一城。
有于阗,龟兹,鄯善,高昌,突厥,回纥,南昭,大秦,高句丽,新罗,百济,日本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这些外国人,大都居住在沿洛两岸,占据水陆码头,以方便调运货物。
洛水之上,又有石桥及铁索桥五座,将洛阳城连接为一个整体。
这五座桥,分别是天津桥,皇津桥,永济桥,中桥,南北市桥。
这里的天津桥,可不是后世的天津。
天津在古代代指天上的银河。这天津桥的意思,就是横架于银河的大桥。
天津桥和皇津桥,都是洛阳皇宫应天门外的御桥。
连接着桥对岸的洛阳东苑。
天津桥跨水长一百三十步,桥南北有重楼四所,各高百余尺。
一百三十步就是差不多两百多米。唐朝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建造如此长度的石桥,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这天津桥和皇津桥之间,还有一片沙州,刚好在洛水正中。
是洛水中的天然岛屿。
因此,天津桥和皇津桥不是并立的,而是同连着同一片沙州,横跨南北。
天津桥过来,经过沙州,就是皇津桥。
这皇津桥更有个奇处,他是历史上第一座开合式浮桥。
有船经过时,可以扳动机括,让船只顺利通行。
传说,是隋炀帝杨广为了自己的龙船能够顺利通行,而特别命人斥巨资建造而成。
孟凡一行人,早就在长安听说过这两座桥的名声,都想前往先睹为快。
但等他们进了城,赶到南市之时,天已擦黑,因此不得不在南市先休息一晚,再作打算。
他们虽然没看到天津桥和皇津桥,却有幸先目睹了南北市桥。
这南北市桥,只离着南市不过百丈远近,是座后世罕见的铁锁桥。
桥两边各有两个重达千金的大铁牛,各拉着一条手臂粗细的大铁链,使得整座桥异常坚固。
桥面是由石板铺就,其上再铺上厚厚的夯土层,坚如地面。
孟凡等几个人站在桥上,看着汤汤洛水奔流直下,内心心潮澎湃。
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门所见的世面,可比书本上的要真切的多。
眼见红日西沉,沿河两岸的商铺,纷纷都点起灯烛,映得整条河面都光灿灿的,真的像极了天上的银河坠地。
看到如此美景,众人一扫连日来奔波的疲累,都忍不住欢呼雀跃起来。
孟甜等几个少女,都吵嚷着,要去尝尝沿河的小吃。
孟凡也有意逛逛夜市,想要体验一把东都洛阳的夜生活。
几个年轻人一拍即合,留下随行的奴仆们在南市边上的通利坊看守物资和车队,便结伴沿着洛水南岸,朝洛阳皇宫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