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按捺着胸中熊熊燃烧的怒火,一路跟随着张亮,来到了张府花厅。
二人分宾主坐定。
就听张亮说道:“潞国公此来,恐怕不是为了看看掘荆那么简单吧。依鄙人之见,潞国公应该是来兴师问罪的。”
侯君集忍无可忍,一拍面前的茶几,起身怒骂道:“好你个卑鄙无耻之徒,里通处国,居然还想把本公也拉下水。张亮,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你前日那封书信,是何用意?难道是想陷害本公不成?”
“国公爷误会了,鄙人怎敢栽脏自己的顶头上司?国公爷如今掌管着吏部衙门,鄙人还指望日后能够仰仗国公,能更进一步。怎敢拉国公爷下水。”张亮大呼冤枉,一脸无辜的表情,表现的十分到位,把侯君集气得够呛。
张亮把渊盖苏文引荐给侯君集的时候,渊盖苏文和他的高句丽细作们,还被大理寺官差和不良人逼迫甚紧,无路可逃。龟缩于城内黑店中,惶惶不可终日。
若不是候君集出手相助,渊盖苏文那时候很可能就做了大唐官差的刀下亡魂。
但此人却给了侯君集一个足够有诱惑力的承诺。此人承诺可以帮助他除掉一个人,而这个人洽巧就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孟凡。
就因为这个人,侯君集原谅了张亮的冒失,为渊盖苏文提供便利,助他逃出长安,去了洛阳。一路追随孟凡的踪迹,试图再次暗杀他。
候君集同时也给洛阳摩尼教下达了命令,希望他们能够协助渊盖苏文,一齐除掉孟凡这个心头大患。
只可惜,最终这些全都化为了泡影。
谁都不知道,渊盖苏文去了哪里。
此人一进洛阳,很快就消失在了摩尼教的视野之中,再也没有出现过。
兴许他只不过是利用了自己逃出长安,怆惶逃回高句丽去了。
偷鸡不成蚀把米,潞国公最后才发现,这次事件没有赢家,如果一定要选出一个得利最多的人,这个人无疑就是张亮。
此人只挪用了别人的笔迹写了一封推荐信给自己,就落了一个好大的人情。却没有承担半点风险。
而自己承担了全部风险,担着里通外国的叛国大罪,帮助渊盖苏文顺利的溜出长安,最终却连什么也没有得到。
这是侯君集做过的有史以来最差劲的生意。
这样的生意对手,不得不让他侯君集多看上两眼。
侯君集愤愤不平的瞪着张亮,等待着他开口解释当日如此做为的用意。
眼前的张亮与渊盖苏文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让自己帮助渊盖苏文逃出长安呢?
难道说,这真是个里通外国的国贼?
侯君集不淡定了。
今天一早,他得到确切消息,襄侯孟凡已经回到了长安。
不仅如此,朝廷还向孟家再次下达了一笔十分丰厚的订单。
孟家已经拿到了订单,而自己却还没有拿到西征主帅的印信。
陛下虽然已经口头上答应了他,会拜他为主将,领兵征伐高昌。
但兵部的文书还没有下来,襄侯孟凡却忽然回到了长安。
孟凡的到来,无形中为整件事情添上了无数重变数。
襄侯孟凡到底掌握了多少摩尼教的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