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与摩尼教的渊源,襄侯又到底了解了多少呢?
为何自己派去洛阳的十几路斥侯,到现在都没有人回来通报洛阳那边的情形?
……
侯君集打了半辈子仗,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么窝囊过。
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怠。直到现在,他也不明白,孟凡在洛阳到底做了什么。
为什么他能毫发无损的回来,而渊盖苏文和自己的斥侯们,还有摩尼教的路里斯大长老,却全都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
“国公爷的愤怒鄙人可以理解。恐怕国公爷还不太习惯失败,特别是败在襄侯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手里。实话不妨告诉您,鄙人败在襄侯手中已非一次两次。比起国公爷来,鄙人才应该更加痛恨襄侯。此人阴险狡诈,远在你我之上。过去咱们都小瞧他了。但愿这一次合作,能够一举将他拿下。至于鄙人与高句丽莫离支的关系,其实不过是同病相怜,拥有共同的敌人罢了。国公不必过多解读。”
张亮侃侃而谈,侯君集却面色铁青,将信将疑。
他们过去曾有的那点交情,也在这次不愉快的合作中,消退了大半。
如今话已说开,侯君集虽然仍不敢全然相信张亮的话,但回忆起这些日子以来的经历。却也确实能与他的话一一对应。
他心里的怒火才算平息了少许。
二人将彼此的心结尽数抖出,这才发现,二人各自对彼此的误会居然如此的根深蒂固。
这怪只怪他们两人都是多疑的性格。
同时,他们两人还有一个共性,就是都野心勃勃,谁也不想沦为对方的下属。都想要当老大。
二人在书房里密谋了整个上午,就像两只巨大的蜘蛛,在悄悄的编织着一张无形的巨网。
而他们想要捞到的猎物,正是天香楼主人,襄侯孟凡。
隆庆坊襄侯府,孟凡禁不住连打了三个喷嚏,心里暗暗思忖,这种时候,到底是谁在说自己坏话。
刚回长安一天,他就从黄门侍郎崔民干那里,了解到了朝廷如今的形势。
潞国公侯君集如今炙手可热,更是提前成为了西征军主帅的人选。
这种时候,自己冒然把摩尼教的事情捅到李二面前,无疑是不明智的。
太子会因此受到牵连。
龙颜会震怒,侯君集会遭殃。
但侯君集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如今陛下已决意征伐高昌,朝廷正是用人之际。
陛下又属意于他,这种时候把他拉下马,于国不利,只会便宜了高昌国。
孟凡也只得再寻良机,打算与侯君集慢慢耗下去。
那些证据都紧紧的握在了孟凡手里,孟凡想要动他,只是时间问题。
根据他所了解到的太子近斯的动向。
恐怕太子对摩尼教一事,知之甚少。
太子不过还是个少年罢了。看来这件事的罪魁,仅仅只是潞国公一人而已。太子不过是潞国公祭在前面的挡箭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