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去传诏刘德威的人还没有回来,王德却又回到了他身边,告诉他潞国公侯君集在殿外求见。
李世民不明白,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为什么这么多重臣,都选择在同一天来见自己。
让他进来吧,李世民有些疲累的说道。
“传潞国公觐见。”
一个铿锵有力的步伐,大踏步进了甘露殿中。
“臣侯君集参见陛下。”侯君集声如洪钟,老当益壮。
“侯卿此来,所为何事?一应备战事项进行的如何了?”李世民随口问了一句,捡起刘政会的奏折,轻轻的同孟凡的奏折放在了一起。
就听侯君集说道:“陛下,臣此来正为征伐高昌之事。臣请陛下派襄侯孟凡率领神机营前往高昌助战,则此战必可一战而必此功于一役。”
“哦,候卿,上次你可是说,只要精骑三万,便可一举荡平高昌国。怎么今日又想到要襄侯助战?朕确实是让襄侯督造了三千杆燧发枪。可那是为了巩固京畿之用。何况神机营都是步卒,并不适合攻坚作战。恐怕不是征伐高昌的最佳选择。”李世民颇为疑惑的说道。
又是孟凡,今天已经是第三次在甘露殿中,听到襄侯孟凡的名字。
他不明白,眼前的侯君集与刚才离开的刘政会,到底有没有存在某种关联。他们之间又到底是不是巧合。
“陛下,老臣以为,神机营于吐谷浑一战中表现不俗,尤善防守。高昌四战之地,我军劳师远征,夜宿于野,恐被其所趁。有神机营负责固守后方,将士们才可全力攻城,无后顾之忧,数千里之外,情势瞬息万变,一旦粮草为敌人所劫,数万将士将会方寸大乱,此役也必将功亏于溃。望陛下明察。”侯君集据理力争。
御案后的李世民,忽然有些回过味来。
先是刘政会举发孟凡七宗大罪,誓要将其缉拿法办。
后又有侯君集请求神机营参与征伐高昌之役。
潞国公侯君集虽未曾点名孟凡,但众所周知,神机营战法,只有孟凡得其精要,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名将领,能够代替他统领神机营进行实战。
神机营平日里,只驻守在太极宫左侧,左屯卫营中,宿卫皇城。
李世民确有大力发展神机营火枪兵的打算。
也私下诏见过几位神机营的基层将校,从他们口中,得知了吐谷浑一战中,孟凡率领神机营所取得的辉煌战绩。
这一战绩虽未专门见诸于军报,却令李世民惊奇不已。吐谷浑鲜卑慕容氏也是久战之兵,素以凶猛著称,却在此役之中,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
双方的士卒伤亡比,竟然高达一比一百,这在古往今来的战争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巅峰。
李世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自己最后一次面见李靖时的情形。
自吐谷浑一役大胜还朝之后,卫公李靖就辞去了朝中一切实权,归府读书,再不肯出府门半步。
李世民亲往拜访,才难得一见。
君臣相顾,却再没了往昔的促膝交心之谈,而只剩下彼此困守心域,不肯曲从。
末了,李世民只轻他一名诤言,未来有何人可以取代他的位置。
这位百胜将军,帝国柱石只说出了一个名字:“襄侯孟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