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罪三,襄侯拉拢四海镖局,贿赂地方官员,替其商业贸易大开方便之门。垄断地方饮食业,欺行霸市,无恶不作。致使其它商户损失惨重,关门歇业。”
“其罪四,襄侯勾结河南府,强占洛阳承福,玉鸡两坊之地,逼得两坊民众背井离乡,无家可归者不计其数。”
“其罪五,襄侯利用洛阳佛门势力,排除异已,打压摩尼教,以达到侵占摩尼教众财产的目的,逼死摩尼教众一百余人。致使洛阳胡人商户减半,大批胡商被迫遣返回国。令西域诸国商队不敢西向,使我大唐蒙受巨大损失 。”
“其罪六,襄侯私藏燧发枪,在府中屯积大量火药,豢养死士,秘密组建自己的火枪队,意图不明。”
“其罪七,襄侯私设永济坊,长年在长安城内树立私恩,从这些走途无路,穷困潦倒之人中,招募死士,图谋不轨。”
“以上所述,桩桩件件皆有实据,请陛下明察。”
李世民心中疑云顿起。刘政会所言诸事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有些是他亲自看过奏折,已经知晓之事。自然清楚那多半是子虚乌有。
像勾结河南府,强占两坊民宅,纯粹是诬告。河南府尹的奏折中确实有提起过这件事,那不过是几个刁民,把孟家所给的拆迁款挥霍一空之后,又赖着不肯走,坐地起价,想要得到更多赔偿。
洛阳县已秉公办理了此案。
利用佛门势力打压摩尼教这件事,河南府尹也早有奏报。那是摩尼教内部的纷争,摩尼教大长老最后都亲自出来现身说法。讲明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这件事最后也得到了妥善的处置。
至于私藏燧发枪,豢养死士。燧发枪原本就是襄侯所发明,他自己家里养一支规模很小的火枪队,倒也在情理之中。
这件事李世民早有耳闻。
朝廷的鹰犬遍布长安,襄侯不可能不知道。
而他所豢养的火枪队,却并没有打算向朝廷隐瞒。否则,朝廷也不可能得到燧发枪的制作方法。
在这件事上,襄侯不仅无过,而且有功。
至于私设永济坊,拉拢四海镖局等帮派,结党营私,垄断商业,赚取军粮差价,匡骗百姓钱财等事,李世民虽然将信将疑,却也不得不在心里存了个问号。
这些举告如果都是真的,李世民真该觉得脊背发凉了。
这些事听起来都颇合情理,让人不得不防。
刘政会的奏章中,为何要一半虚假,一半真实,极尽捕风捉影之能事。
李世民若有所思,仿佛从这张奏折中,读出了眼下困局的症结所在。
恐怕是有许多人想利用天相,趁机兹事。
天相有变,则谣言四起,谣言四起,则纷乱不停。纷乱不停不是正好又反相证明了异常的天相吗?
刘政会之流,不惜铤而走险,接受反坐的风险,也要在这种节骨眼上,告倒孟凡,到底是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