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他的,要么只剩个侯爵,要么就是个闲散无权的小官。那样他还不如呆在家里,好好的做自己的生意。
将来要是不容于朝廷,干脆就举家搬离长安,到遥远的地方去生活。
孟凡早就看透了他的用心,却一直未曾表现出来,反而顺着他的意图,肆意妄为。
他当然知道,那些主动跑来巴结他,给他送来一箱箱抢来的珠宝的将校们,到底是谁派来的。
也同样知道,为什么高昌王麴智盛派来的女侍,能够顺利的到他帐里来。
更知道一路之上,侯君集为什么忽然对他不管不问。
这一切全都是侯君集的刻意纵容,不然这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在侯君集的眼皮底下。
好一招狠毒的以退为进,顺便还拉了孟凡下水。
说他以退为进,其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更进一步。
以侯君集今时今日的地位而言,他如果想再进一步,那就是侍中,或者尚书省左右仆射的位置。
要想登上这个高位,一味的进攻是最蠢的方法。
想坐上这个位置,侯君集最大的阻碍,就是当今天子李世民。
李世民让他成为仆射,他就能成为仆射,反之,就算他立下再多的功勋,也只会引来李世民的猜忌。
如今有如此劣迹掌握在李世民手里,就等于他卖给了李世民一个天大的人情。
这个人情就是高昌国,等于李世民不用为高昌国的覆灭承担任何的心理负担。
李世民不会因为他攻灭高昌国的功勋,就非要让他做仆射,但很可能会把一个被自己牢牢掌控的有才之人,推上仆射的位置。
重用即没有操行,又没有把柄之人,是人主之大忌。
侯君集就属于没有操行之人,他杀伐果断,戾气很重。
如果再让他有了泼天的功勋,李世民死后,到底有没有人能够镇得住他,是个很大的问题。
虽然不敢保证,侯君集就一定能活得过李世民,但人主向来是不愿意轻易涉险的。
他这招以退为进的前提是,一定会有人为他说请。
满朝文武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站在太子一边,而他又是太子的岳丈,自然就会有很多人为了巴结太子,而为他直言。
以他万里跋涉攻灭高昌的大功,小小的纵兵抢掠的过错,可谓瑕不掩瑜。
李世民断然不会为了这件小事而重责于他,相反,孟凡很有可能会倒大霉。
侯君集的算盘打得虽响,却不知道,孟凡早就已经把他的心思摸了个通透。
这也有耐于他的那些超越古人的见闻。
之前他也是对侯君集的做法感到大惑不解。不过,还好他已经提前知道了,侯君集将来要谋反。
顺着这边思路,他立刻就明白了。侯君集最怕的不是功高盖主,被天子猜忌,而是怕自己谋反的劣迹败露,被李世民清算。
而当务之急,比起被李世民猜忌更可怕的,洽洽就是孟凡手里的证据。
如何才能让陛下失去对孟凡的信任,无疑是当下最为要紧的事宜。
扳动一个被陛下引为心腹的附马爷当然很难。但要是扳倒一个失宠的低价官员,或者闲散侯爵位,对于侯君集来说,可谓不废吹灰之力。
孟凡会让他得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