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的先生不仅教会了他说汉话,识汉字。还教给他汉人的兵法。
他从汉人博大精深的学问中,窥见了自己部族的不足,发誓要让高地人创造出如同唐国人一样的辉煌文明。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让唐人刮目相看。
“速去请南先生前来,说我有要事要与他相商。”
“诺。”赞普身边的亲随迅速奔出帐去,朝山口后方的老营地奔去。
后方的营地中,全都住着些吐蕃部的伤兵,里面却不像吐蕃的一般部族营寨,泥泞不堪,到处都是牛马的粪便,而显得十分整洁干净。
在伤兵们住着的草棚底下,赞普的亲随找到了松赞干布赞普照的唐人先生南日及。
南先生中等身材,四十来岁,留着一脸的短须,并不像一般唐人那般纤弱,而是生得四肢粗硬,体格健壮。
他那如同刀削一般棱角分明的脸上,透露着粗粝的高原红,乍一看起来,任何一个唐人都会以为,他是吐蕃人。
其实南先生也并非正宗的唐人,其父辈乃是鲜卑皇族,复姓慕容。
后来,鲜卑慕容氏的前燕覆灭,慕容氏几经辗转,来到了西部草原,创立了吐谷浑国。
南先生的祖辈,因不容于当时的鲜卑皇族嫡系,而被迫东迁,进入蜀地,便将自己慕容氏的姓氏隐去,而改了南姓。
当年灭山王攻蜀,慕容日及还是蜀地的一个录事参军。
灭山王将其俘虏,因见他才学过人,没有让他沦为奴隶,而是让他做了自己儿子的老师。
南日及在吐蕃一呆就是十几年,渐渐习惯了高原的生活,外形也和吐蕃人没有多大差别。
南日及少言寡语,听了赞普亲随的传召,就默默包扎了一个士卒腿上的伤口。
然后他走到水池边,洗掉了手上的血污,这才跟着那亲随一起,朝赞普的前营大帐而来。
赞普的亲随脚步才刚刚踏进后营之时,他就已经知道了,赞普找他所为何事。
唐军近日的种种不同寻常的军事行动,都在昭示着一个事实,唐军已经识破了松赞干布的战略意图。
赞普如今进退两难,找他前去,定是要商议退敌之策。
“南先生,你可来了。快,快给南先生看座。”松赞干布殷勤的迎到帐门口,将南日及迎进了中军大帐。
亲随很快搬来一把木椅,南日及却挥手拒绝了,直言道:“我后营中还有很多伤员,不知赞普找我来,所为何事。”
“南先生就是本赞普的张子房,诸葛亮,如今本赞普陷入了与唐军的僵持中,想请南先生替我分析分析目前的战况,看看我吐蕃可还有翻盘的机会。”松赞干布真诚的请教道。
南日及连眼皮也没有抬一下,淡淡的说道:“南某当日曾与赞普约法三章,因南某曾是唐人,故终生不为吐蕃谋一计,划一策,只负责教授赞普唐人的知识礼节。如今赞普是要自食其言了吗?”
松赞干布面带微笑的看着老师,说道:“老师高风亮节,学生深为敬佩,又怎会做出让老师为难的决定呢?学生这次请老师前来,是为了向唐人求和,想请老师做我吐蕃国的使者,前往长安一行。不知这件事,老师可愿接手?”
南日及蓦地一愣,随即欣慰的点头道:“赞普终于想明白了,如果是与大唐停战和议,南某倒是愿意做这个使者。只是不是赞普有可要求。如今赞普已攻破积石山防线,兵势正盛。若不把握这个时机,向唐国提点什么,赞普此行岂非白来?”
“知我者先生也。”松赞干布由衷的敬佩起这个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唐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