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赞干布很高兴,连声道:“你们唐人有句话,叫做恭敬不如从命。本赞普正想去看看,就先谢过蜀王殿下了。”
“赞普言重了,父皇嘱咐我一定要好生招待赞普及使团一行。这原本就是小王份内之事。”
松赞干布道:“昔日吾师南先生曾言,天香楼内富丽堂皇,百艺齐备,仙酿佳肴,珍奇宝玩,更是数之不尽。又有能看透人心的解语花,蕙质兰心,恍若天女。今日有幸到此,怎可不前往一观?”
“南先生所言,洽如其份。这天香楼的富丽,比皇宫不遑多让。”
松赞干布本以为蜀王会谦虚两句,没想到听到的却是王爷的溢美之词。
南日及昔日说这些话的时候,松赞干布兀自还不肯相信。就是刚才那番说辞,也不过是客套话。
但见蜀王毫不吝啬的赞美,更加勾起了他前往游历的心思。
只可惜国事在身,礼节还须周全,他只能暂时忍耐了。
车马拐过一道弯,进了朱雀门,一路经天街来到鸿胪寺门前,方才停下。
这鸿胪寺,是大唐专门接待外国使团的衙门。寺后有鸿胪客馆,便是大唐帝国的国宾馆。
鸿胪寺卿一早就接到消息,率领合寺官员,在寺门口迎接。
李恪陪同松赞干布下了车驾,正要在鸿胪寺卿的引领下入馆歇马。却见对面一行二十多人,在一个小黄门的引领下,也到了寺门前。
车驾停在蜀王等人跟前,当先一辆马车掀开车帘,高句丽国使团使长高延寿一个人孤零零的从车上跳了下来。
紧接着,就是副使梁孝仁。
小黄门看见蜀王李恪,慌忙上前来,殷勤的行了个礼。便让在一旁,示意蜀王先行。
李恪好奇的看了他一眼,也不作多想,陪着笑就要将松赞干布一行人让进寺内。
“慢着。”这时,只听高句丽使长高延寿忽然怒喝一声,挡在了蜀王和松赞干布身前。
“想必这位就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阁下吧。”仇人相见,份外眼红。
吐蕃派使节前往高句丽,请求与高句丽结成同盟,共同征伐唐国。
不想,吐蕃人打了败仗,却率先反悔,转脸又跟唐国谈起了和议。
高句丽朝野震动,高氏皇族更是义愤难平。身为高句丽皇室一员,高延寿本来就憋了一肚子气,想着到了长安,一定要找找吐蕃使团的晦气。
没想到,千里跋涉,好不容易进了长安城,却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
正因为高句丽国先前联合吐蕃,意欲对大唐有所不轨,因而得罪了唐国朝堂。
昨天他们到了长安,就没见到一个唐国官员来迎。
高延寿是高句丽国的郡王,依照大唐以往的规制,大唐派来迎接他的人至少得是个亲王才对等。
来长安的路上,他就接到消息,大唐朝廷已指派太子李承乾负责迎候高句丽使团,他那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岂知,今日一早,直到使团到了长安春明门,才只看到一个东宫的小黄门,站在街边等他们。
唐国太子居然连个属官都没派,只叫了个死太监等在城门口。
那太监口气还很冲,一点待客之道都不懂。若非他此次是带着使命而来,以他的脾气,真想一刀剁了这个阉人。
等他跟着太监来到承天门,苦等了一个时辰,才见唐国太子珊珊来迟。
唐国太子连车驾都没下来,只是叫人掀起帘子冷冷的说了两句客套话,就把他给打发了,接着就让小黄门带他们到鸿胪寺下榻。
人比人,气死人,反复无常的吐蕃君主,都有亲王相迎。
自己却没人待见,只有个脾气不好的死太监,一路上嘀嘀咕咕没完。
高延寿如此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