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虽然得到了岑文本的效忠,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摆在他面前的是漫漫征途,万里长征在东宫覆灭这一天,才迈出了第一步。
等待他的到底是残酷的命运,还是康庄大道,全要看附马都尉 孟凡的手段。
李恪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兴奋异常。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见到附马都尉。
听说附马昨夜全程参与了东宫事变,想必朝中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昨夜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白天人多眼杂,知道这件事的不只李恪一人。
因此,去襄国公府上找孟凡打听消息的,自然是门庭若市。
李恪的人去了两次,却连门都进不去。
襄国公府外,排起了长长的人龙,就连天香楼外,都有官员成群结队的集结在此。
不管是襄国公府还是天香楼,都找不到襄国公的影子。
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
直到晚间,那些等在两处的官员们,才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转而向其它地方打听消息去了。
而蜀王李恪府上,却突然来了一位年轻的姑娘,他告诉李恪的管家,有人在长外东效的灞城酒楼,等他前去相见。
等李恪听到消息赶出来的时候,那姑娘已经不知去向。
李恪心下狂喜,知道那多半就是天香楼的侍女。
看来,别人都找不到的襄国公,定然是跑到了城外的老家窝着去了。
朝廷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他却有闲情逸志,跑到乡下躲是非。
相比中书侍郎岑文本,襄国公似乎又高他一筹。
李恪匆忙换了一身常服,打扮成士人的模样,骑了马由王府后门直往春明门而来。
出了春明门,李恪才敢放开马蹄,飞奔向十里之外的灞城酒楼。
等他赶到灞城之时,天已完全黑了下来。
星星点点的小镇灯火中,一座灯火璀璨的小酒楼格外扎眼。
当年那个惊鲜世人的酒楼,在岁月的沉寂中,渐渐失去了往日的浮华,却在斑驳的木柱间,沉淀了迷一样的纹理,显得古色古香,韵味悠长。
尽管长安的天香楼开的如火如荼,日进斗金,孟凡一直也还保留着给他带来人生第一桶金的这座小酒楼。
相比于天香楼的纸醉金迷,孟凡更喜欢当年与孟顺福菊在这里的那些难忘的岁月。
天字一号房中,孟凡独坐窗前,眼望着滔滔灞水浩荡而过,满眼的寂寥,满眼的惆怅。
太子和潞国公侯君集毫无悬念的倒台,接下来,恐怕再也没有温情默默。而都是自己最不喜欢的尔虞我诈了。
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必须走下去。
只有自己扶植的皇帝,将来才可能给自己一个好的结果。
虽然这结果十分渺茫,还远远未知,但孟凡愿意去赌。
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也为了自己。
李恪的脚步声在楼梯上响起,孟凡也没有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