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长孙无忌终于领会到了道德真经中这句话的精髓。
低头俯视着脚下的李泰,长孙无忌皱眉说道:“起来,你还没到山穷水尽之时。”
“舅舅,这么说,您肯出手帮我了?”李泰涕泪交流的脸上,流露出惊喜。
长孙无忌无奈的点点头,俯身扶起地上的李泰。谁叫他如今已别无选择呢?
二人重新回到客厅,李泰恭恭敬敬的将舅舅请到上坐,自己侍立在侧,脸上殷勤的陪着笑。
就听舅舅长孙无忌说道:“你在朝中都有哪些势力,他们如今知不知道你已经在陛下面前失宠?”
“支持甥儿的都是三品官以下,多以言官为主,大约有十几个。舅舅你也知道,三省六部中有头有脸的人物,过去那都是支持太子的,太子倒台之后,他们中倒是有些人转而投向甥儿,但大部分人都投到了舅舅您的门下。”
那些见风使唤舵的官员们,还不是看见晋王李治有你长孙家的支持,胜算更大,所以才跑到您门下去的,对此您应该比谁都清楚才是。李泰暗自在心底嘀咕着。
长孙无忌看了外甥一眼,说道:“有十几个言官也就足够了,你把他们全都召集起来,让他们转投到蜀王门下去。”
“什么?”李泰大吃一惊,“甥儿可就这十几个支持者了,让他们都转投到蜀王名下,甥儿岂不成了孤家寡人?”
长孙无忌冷笑道:“你不是正是想要做孤家寡人,才费尽心机拉拢他们的吗?”
李泰有些疑虑不定的瞧着舅舅,若有所思。
长孙无忌向他招招手,李泰顺从的附身上前。
二人小声嘀咕了一阵,李泰脸上的疑惑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舅甥两人密谋了一阵之后,长孙无忌才在魏王李泰的恭送下,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魏王府。
而魏王李泰,又从沮丧的心境中走了出来,重新点燃了攀登至尊之位的决心。
这天夜里,一向冷落的蜀王府门前,突然开始变得热闹起来。
三三两两的廷臣们,趁着夜色,带着礼物来敲蜀王府的大门,请求觐见蜀王。
蜀王李恪正在灯下观书,听到管家来报,心中充满惊奇。
自己一向秉持着附马都尉孟凡给自己立下的原则:不朋不党。朝中这些言官们向来与自己毫无瓜葛。
今天这么多人忽然造访蜀王府,定是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他倒想将他们全都拒之门外,但内心又充满了好奇,想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让他们全都进来吧,在客厅奉茶,容本王更衣就来。”
李恪放下手里的兵书,起身朝内室走去。
管家赶紧吩咐人开了府门,迎接着一众官员们进了客厅。
丫鬟仆妇们慌慌张张的被管事们从被窝里喊出来,捅着闷着火的炉子,清洗蒙了尘的多余茶具,擦洗好几个月都没人坐过的桌椅板凳。
这不能怪他们,蜀王府向来门可罗雀,很久都没有这么热闹过了。天知道哪阵风刮的不对,才把当朝的这么多官员一下子全都刮到了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