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都能如此顾惜咱们的身家性命,咱们怎么能让陛下带着一帮子胡人前去犯险呢?
这回很有可能是陛下最后一次御驾亲征,也是大唐最后一场大的战役。
放眼天下,大唐的四夷要么已经臣服于脚下,要么已经被大唐所灭,就只剩下高句丽这一个大国。
关中百姓们的心沸腾了,后悔没能跟随这样的陛下报效疆场。
百姓们就是如此的仁义,你敬他们一尺,他就就能还你一丈。你若真的爱护他们,他们愿以性命相托。
无数老卒和年轻的后生们,自发的磨亮了家里的刀剑,刷净了家里的犁马,聚集到长安城外,请求朝廷让他们追随陛下的脚步 ,前往征辽。
孟铁柱也是听到了同村人的消息,说庄外的官道上,这两天各乡的青壮们络绎不绝,都三三两两的往长安去了。
一打听他才知道这件事,就急着回来打哥哥的晦气。
陛下发布第一道募兵令的时候,他就准备去报名。被他哥和他母亲硬生生给拉了回来。
母亲哭天抹泪的诉说着父亲当年的惨状,诉说着朝廷的套路。
哥哥一眼不发的堵着家里的大门,他也只能急得在家里团团转。
这下陛下走了,母亲和哥哥该傻眼了吧。
母亲这回是没得说了,但哥哥却始终阴沉着脸,守着家里的大犁马。
想要追随陛下,没马可不成。这回陛下的御驾已经恐怕都已经到洛阳了。
光凭两条腿,啥时候才能追上陛下的脚步啊。
“你去哪儿?给我回来。”孟铁山一句话,吓得弟弟一个哆嗦,脚便停在了小院门口。
“俺出去透透气还不成吗?不让人去辽东,还不让出庄子了。”孟铁柱嗡声嗡气的扭头白了哥哥一眼。
却见哥哥手里提着两把大刀,哧得一声,插在了马棚前面的地上。
那里有一块磨刀石,不知什么时候,兄长已经端了一盆水,放在了磨刀石旁。
“你不愿喂刀,那就磨刀吧。我去国公爷家里再借匹马出来。”孟铁山嘴巴一咧,露出一口粗壮的大白牙。
孟铁柱眼睛一亮,返身就跑了回来,瞅瞅地上的大刀,又瞅瞅马棚里的大犁马。
这时,只见母亲从屋里出来,两只老眼擒满了泪水,脸上则带着欣慰的笑容。
他这下才终于明白了。
“大郎,俺兄弟也去?”
“去,咋能不去?十里八乡都去了。你弄快点,慢了可就赶不上了。”
哥哥指了指插在地上的两把大刀,憨厚的笑了。
“娘去给你们准备烙饼和衣裳,二郎啊,你这一去,可要听你兄长的话,再不许闹脾气。”母亲慈爱的笑着,眼泪却止不住流了下来。
陛下爱民如子,咱怎么能眼看着他身边没有咱关中的子弟护持呢。
“唉,哥哥放心,你快去借马,喂马磨刀俺包圆了。”孟铁柱甩开膀子,矮身钻进马棚里,才发现马料里面,放着满满一盆发胀了的豆子。
大犁马正敞开了肚皮 ,大嚼特嚼。
敢情是自己眼浊没看见,哥哥早就准备好要出远门了。
甩开膀子忙活了半个时辰,铁柱才心满意足,兴高彩烈的跨上大犁马,作别母亲,背上行囊,跟随哥哥一道,前往长安城外去了。
母亲躲在家里,不敢相送,只默默的跪在丈夫的灵位前,为兄弟二人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