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冷清如枯寂古井,毫不波澜的蜀王府,今天突然又迎来了贵宾。
蜀王府书房内,当听见下人通报长乐公主来访之时,蜀王李恪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长乐公主李丽质,虽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可他们一向不太亲近。
如今这个妹妹在这种敏感的时刻亲自找上门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这段时日,听从襄国公的告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李恪鲜少出门,即使是对城外之事偶有耳闻,他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不是他不想为国尽忠,而是有魏王在前,他知道就算自己想出把力,也会被好事之人附会成想要跟这位四弟争功。
他已经领会到了先生临行之时的告诫,不生事,名哲保身,便是此时最好的求存之道。
自己不生事,不代表事情就不会亲自找上门来。
他隐隐感知得到,这个一向不与他亲近的皇妹找上门来,十有八九跟城外的乡丁们有关。
上万乡丁在城外已经集结三天了,他本以为,他们很快就能得到朝廷的收编,然后由各折冲府中指派官员,率领他们出关去追随父皇的脚步。
但没想到,却迟迟没听说大军出发的讯息。
尽管他不愿多管闲事,可对于京城发生的这件大事,却还是充满了好奇心的。
他想知道,四弟会如何处置这件事,是因势力导,还是强力遣散。
不管是哪种办法,哪套方针,这件事似乎都不应该是件棘手之事。有谯国公在旁协助,想要办成这件事,易如反掌,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蜀王李恪起身亲自迎接出去,他已经有很久没有跟这个皇妹打过照面了。
虽然公主的夫君正为他出谋化策,但公主对这件事却毫不知情,这一点李恪曾经亲口问过襄国公,从他那里得到的是肯定的回复。
“皇妹要来也不提前知会一声,为兄也好打扫府邸,做些准备。你看我这里乱作一团,失礼之处,还请皇妹不要见怪。”
李恪仔细打量着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妹妹的脸庞,似乎是想要从中读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来。
李丽质对自己突然生出的心思,也颇为诧异。她一向不与三哥亲近,如今却要为了朝廷的疑难之事,找上他府里来。
可她的第六感又告诉他,如今的长安城中,也就只有这个三哥,还能顾念着朝廷,也有胆子敢于对抗谯国公,使这件棘手之事有所转机。
“三哥太客气了,小妹来的唐突,该表达歉意的是小妹才对。”长乐公主莞尔一笑,双眸中的真诚让李恪也不免动容。
毕竟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李恪突然相信,皇妹此来,并不是自己先前想象的那样,是魏王李泰的阴谋算计,兴许真有什么只有自己才能帮到她的事发生。
将长乐公主让进客位,吩咐人上茶之后,李恪方才说道:“皇妹为何事到此,不妨直言。你我兄妹之间,没有什么不可以尽言的。”
“既如此,小妹也就直说了。不知城外上万乡丁聚集请愿之事,三哥你可听闻。”
“自然是知道的,那些人声势如此之大,恐怕整个长安城的人都知道了。你三哥再是不问世事,也听府里的下人们说起过。”李恪自嘲道。
长乐公主道:“依小妹看,三哥可不像不问世事之人,若非如此,三哥为何还要时常去天香楼,与岑侍郎清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