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渊盖苏文领兵三万,屯驻于平壤城,并无动静。”
“这就是了,一定是渊盖苏文给了高延寿什么承诺,他才肯兴兵前来。但高延寿不仅是在观望安市城,另一只眼睛,恐怕还在盯着高句丽朝廷的动向。敌方朝局如此混乱,正是有机可乘之时啊。”
“陛下圣明,”李绩附和道,“在我军佯攻之前,陛下不如先遣使者招降高延寿,使他们以为我大唐惧怕于他。即使高延寿不肯答应咱们招降的条件,此举也必定会引起高句丽朝廷方面的怀疑。若能让他们上下失和,彼此生疑,此战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大将军此言甚是。此事就交由大将军全权处理。你让使臣去告诉高延寿,若他肯降,朕便封他为高句丽王。”
“末将领命。”李绩抱拳说道。
“此外,除跟随附马都尉的两万人马之外,其实五万余将士,全由大将军节制。若招降不成,立即展开攻势。朕要你把他们打怕,打痛。一定要抱着必须拿下城池的决心。告诉将士们,这不是佯攻,而是誓必破城。”
李世民的拳头重重的砸在沙盘上,安市城的模型都跟着跳了起来。
“诺。”
“神机将军听令!”李世民大喝一声。
“末将在。”神机将军孟凡出班。
“朕命你率本部人马一万,关中义士一万,于安市城和高句丽援军的营寨之间设伏。大将军攻城之时,若敌援军赶来增援,你知道该怎么做。”
“诺。”孟凡抱拳领命。
李世民宣布散帐,诸将各自散去。
孟凡正准备离开,却听李世民在身后叫道:“附马留步。”
“不知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孟凡停下脚步,恭敬的立在一旁。
李世民凑近前来,面有忧愁的说道:“附马今日口出大言,是否真有把握?这可是十五万士卒,就算是十五万头猪,要让两万人来杀,也需时日。大将军攻城之时,附马若不能抵抗援军,我军必致大败。”
孟凡笑道:“陛下多虑了,微臣要两万人,正是担心陛下有所顾虑。没想到陛下还是不放心。若依微臣之见,败这十五万大军,不需两万,只要臣麾下一万火枪兵足矣。”
“他们可全都是步卒。”
“依山而伏,居高临下,正是步卒所长。”
“他们只会打枪,敌人冲到面前,就如狼入羊群。这些人全无招架之力。朕已经听说过了,论武力,你的神机营是诸营之中最弱的一支。”
“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皆虎之类也。陛下可曾听过一个故事,老态龙钟的智者加一个小儿,就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轻而易举的杀死斑斓猛虎。”
孟凡侃侃而谈,将小学课本上刘伯温的说虎一文,讲解给李世民听。
李世民听了这个故事,对于擅长打虎的老猎户由衷的叹服。
想起当年还是丰县男的孟凡,仅靠两千余火枪兵,就顶住了吐谷浑数万大军的旧事。
如今以两万对十五万,倒还真是略有富余。
“哈哈哈哈,朕无忧矣。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这说虎的故事,倒是讲得十分生机有趣。他日得胜还朝,朕定要让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再次讲解给他们听听。”
虽然没能听到附马都尉具体的取胜方略,但李世民心中的疑虑已荡然无存。
“微臣定当不辱使命。”孟凡拱手说道。
这时,李世民忽道:“既然附马如此笃定,朕就随同附马一道,前去见证这场战役。”
孟凡蓦然一愣,劝解道:“陛下,此战臣虽有把握取胜,却也无暇分身护陛下周全。若陛下有个什么闪失,微臣万死莫赎。”
“怎么,你都敢冒险,朕就不敢去观战?朕只是远远的站在高坡上看着,又不用亲冒矢石,你怕什么。”李世民笑着看向自己附马,一脸惬意。
只许你震惊别人,就不许朕也让你震惊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