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斥候和细作的抓获,进一步印证了孟凡的猜想。
否则,高延寿完全没必要费尽心力,派出如此数量众多的细作来此探查。
工事已经完备,长枪已经擦亮,这场战役的主战场,也许很快即将移位。
土关上的异常情形,没能逃脱孟凡的眼睛。
很快,就有潜入土关后方的斥候来报,摩羯兵统帅,高句丽摄政王高延寿,永安王高惠真,尽起十五万大军,沿野狼谷一线大举西进,预计于一个时辰之内,其前锋将抵达土关。
听到这个消息,热血本能的涌上了神机将军棱角分明的脸庞。
孟凡令人挥动战旗,速召谷下神机营副将薛仁贵来见。
一骑白马登山如履平地,唤为狮子聪,载着他的主人薛仁贵,一阵风上了山岗。
薛仁贵整鞍下马,抱拳拱手道:“末将薛仁贵参见陛下,将军。”
“战时不必多礼,薛副将请起。本将命你即刻率领一千五百人,埋伏于土关进入丘陵地带时的第一道山口。只等高句丽前锋一到,即刻挑战。但此战只许输,不许赢。你的目的,和上次一样,就是把他们带入我军的包围圈。”
“为使敌深信我军埋伏松懈,你须再安排三千人,设伏于高句丽军前进的路线上。打还是要真打,不仅要打得狠,而且要输的真。这就是本将对你的要求。”
孟凡交待了一番,薛仁贵正要领命离去,却听李世民说道:“此计恐怕有些不妥,唯恐高句丽人不肯上当。此次朕御驾亲征,决心扫平高句丽,大小战役十余次,未尝有败。若薛将军败于两军阵前,必令高句丽人有所怀疑。”
“就算他们演得再真,有三天前的那场变故,高延寿也断然不会让大军轻易涉险,必会派出小股部队,向前试探。若是让他们发现我军阵地,此次埋伏岂不功亏于馈?依朕之见,不如朕亲自出马,前出诱敌。敌人见朕亲至,必然会贪功冒进,则有可能将高句丽大军引入死地,也未可知。”
李世民的分析不无道理,孟凡正要发表意见。却见站于李世民身侧的国舅爷长孙无忌当先便跳了出来。
“陛下此言差矣,陛下乃九五至尊,三军柱石,岂可轻动?万一陛下有个闪失,那才叫满盘皆输。只要有老臣在日,断然不许陛下有此冒险行径。若陛下执意要去诱敌,就请赐老臣一死。”长孙无忌脖子一梗,毫无通融的可能。
李世民皱眉嗔怒道:“你这是何意?辅机啊,朕这是去诱敌,又不是去送死,你怕什么?朕又不是第一次诱敌,你忘了,朕也曾亲冒矢石,于万军丛中往来不败。怎么今日朕想过把干瘾,你都横挑鼻子,竖挑眼睛的。你要是不放心,就跟朕同去,咱们两个老家伙,还能让年轻人比下去不成?”
“陛下执意要去,老臣不敢阻挡,老臣还是那句话,除非陛下愿意从老臣的尸体上踏过去。不过,老臣愿以身代陛下,亲往阵前诱敌。他们见我出山,定然知道陛下就在附近,想必会不顾一切冲进来,也未可知。比陛下亲至,倒又多几分像真的。”
“陛下试想,哪有皇帝亲自任先锋的道理,老臣年轻时,一直都是陛下的马前卒,这一点,放眼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由老臣前去,方合情理。任那延寿,惠真二人再是狡滑,也必将上套。”长孙无忌笃定的说道。
李世民与孟凡对视一眼,二人又将此话仔细的回味了一番。
顿觉长孙无忌的话果然有些道理。
长孙无忌与李世民,长年砣不离秤,秤不离砣。若李世民一人前往诱敌,还真有可能引起高延寿的怀疑。
换成长孙无忌,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辅机啊,还是你想的周到。不过,你如今已经一把年纪,朕怎么忍心让你再去涉险?就让薛仁贵与柴青伴你左右,也可保你平安归来。”
“陛下对微臣一家恩重如山,微臣纵九死也难报陛下大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