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自引一军前去诱敌。
于是,孟凡又命薛仁贵引兵五千,绕道北山,掩藏于谷口后方。
直等长孙无忌将高延寿等人诱入埋伏,再从后杀出,截断高句丽人的归路。
到时,高句丽军首尾不能相顾,必定大乱。
整套作战计较,孟凡已经在脑海中预演过多次。
高延寿虽是百战余生的老将,也未必能识破其中玄机。
土关之外的道路上,进军中的高延寿也几乎和孟凡抱有同样的心思。
放眼望去,此地全都是低矮的丘陵地带,并无十分高峻的险地。
根据作战舆图显示,土关之外直到安市城,都是这样连绵起伏的丘陵。
依照以往的战斗以验,和自春秋以降传下来的任何一本汉人兵书,这种地形都不是适合埋伏的地点。
莫说自己有十五万重兵,其中五分之一还都是全幅铠甲的重骑兵。
即使是带着十五万步卒,也可在这种地形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如此低矮的丘陵,并不能限制人马的攀登,双方一旦接敌,处于高地上的敌兵,还有可能被山下之人团团围住。
山上又无饮水,又无食粮。只消围住下山的通道,渴上他们两天,敌方军心必定生变。
除非唐军的将官们脑袋进了水,才会把士卒安排在高地上。
而当道下寨,无非就是暂时阻住了高句丽军前进的通路。
自己有十五万大军,只靠人堆,也定能击破寨栅,扫除阻碍。
高延寿既有此心思,自然大胆的纵马前行,心中虽有一线顾虑,也仅仅是因为帐下先锋金豹的失踪而造成的。
如今大战在际,他也顾不得那个几天前留下的谜团了。
此刻的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赶到安市城下,以解城池之危。
梁永忠派人送来的求援信,已经满到他的帅案都装不下了。
如果他再不来,恐怕安市城真有破防的可能。
人马才过了土关前的那一片平坦的草地,就见起伏的丘陵后方,谷口中突然腾起一股烟尘。
有斥候飞马回报道:“前方发现大股唐军,正向谷口奔来。”
高延寿微微一怔,唐军对自己会前来援救安市城早有准备,这一点他倒不觉得奇怪。
但唐军兵力不足,据军报上所说,只有不到七万人。
而他带着足足十五万援军到来。
他本以为,唐军将领绝不敢正面与他交锋,定会于险要之地,设下埋伏,企图依靠伏击取胜。
万没想到,唐军居然会光明正大的前来挑衅自己。
“来得正好,本王就怕他不来。传我将令,全军摆开阵势,与唐军决一死战。”
“诺。”
中军令旗飞舞,鼓声阵阵。
队伍迅速排开,于广阔的草地之上,摆开庞大的阵型。
不等高句丽军阵型摆好,却见唐军先锋人马已全部冲出谷口。
于谷口处的空地前,迅速排开。
见对面阵形稀疏,高延寿与高惠真顿时都傻了眼。
唐军寥寥几个方阵,看起来不过只有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