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用尽全力,奋力起跳,双脚一蹬,身形向后飘去。
只听见一阵比先前还要猛烈十倍的爆炸声响起。
血肉横飞,剧烈的冲击波将数十米开外的人群都冲倒在地。
孟凡只觉得一了劲风抚面,脸颊生疼。
“叽儿,砰,砰,砰,砰。”
烟火接二连三的冲天而起,渲染着这无双盛世,无比灿烂。
李世民仰面看向漫天的烟火,流下了眼泪。
朕真的老了,居然会为敌人流泪。
那个怀抱铁疙瘩,向他冲过来的人他看得分明,那是个双目全盲的瞎子。
一阵冷风吹起,李世民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战,就觉得身体寒凉,脑袋昏沉。
“护驾,护驾。”一迭声的护驾声响起。十六卫官兵们纷纷聚拢,将李世民围在正中。
“陛下,陛下,您觉得怎么样?咱们回宫吧。”
王德搀扶着他,跌跌撞撞的向后宫赶去。
广场上,百济国使长金仆成,高句丽国使长高崇两腿一软,瘫坐在地上。
身旁很快就被神机营的官兵们围满,无数黑洞洞的枪口指向他们,如同无数双眼睛。
后来,人们都说,百济和高句丽,其实在大朝会的当晚就已经亡国了。
等待他们的是残酷的命运,不可能再有改观。
贞观二十三年春,经过几年的奋战,高句丽国力日渐衰败。
唐国天子李世民也已到了晚年,自从大朝会当晚,偶染风寒之后,一代天骄至此卧床不起,再没打理过朝政。
朝政悉归太子李恪全权处置。
这时候,襄国公孟凡才三十二岁,正值壮年。
每当李世民看着年富力强的附马都尉出现在他的面前,再看看自己儿子李恪,总觉得李恪身上少点什么。
他开始深深的担忧,将来大唐的命运到底会走向何方。
李世民一直担心杨家的后党会卷土重来,直到现在他才发现,真正应该担心的,是自己这个女婿。
大唐的将星日渐陨落,到现在为止,只剩下了李绩和薛仁贵等几人堪为帅才,他们与襄国公的关系,也都亲密无间。
将来若自己龙御殡天之后,朝堂之上,又有谁能够真正压制襄国公的力量。
就在李世民卧床不起,忧心忡忡的当口。
韦妃利用从张亮处得到的消息,威胁长孙无忌结盟,要长孙无忌扶保他为皇后。
长孙无忌再三向重病的皇帝进言。
李世民权衡利弊,觉得长孙无忌考虑的不无道理,但一时无法下定决心。
杨淑妃听到消息,感知到了来自韦氏家族的压力,嘱咐太子打太韦党。
韦妃感知到了压力,变本加历,还想更进一步。
若不能在陛下有生之年成为皇后,将来等待她的到底是什么,她心里比谁都清楚。
韦妃暗中收买了东宫的属官,无意间居然得到了太子曾与襄国公私下有交的证据。
直到此事,他才知道,太子的上位决非偶然。
韦妃大惊失色,跑去面见李世民。
她似乎已经感知到自己最后的时机已经到了。
李世民得知消息,龙颜大怒,深夜召见李恪当面对质。
太极宫甘露殿中。
父子相对而立,日渐苍老的李世民面对儿子,只感觉力不从心。
“你是朕的亲子,当上太子这几年,也并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即使是你凭借襄国公之手,才登上太子之位,朕也不会怪罪你。那只能证明,襄国公的选择是对的。”
李世民端详着李恪的脸色。
“大唐的江山将来必定要交到你手里。我们父子之间的亲情,难道还比不过一个外姓人吗?朕死也要死个明白,假如真是襄国公助你走上太子之位,如此无双智计,将来你料定自己就能够应付得了他吗?”
李恪犹豫了,痛苦流涕,跪倒于甘露殿中。
遂后,他全盘道出了附马都尉是如何一步一步,将其推上东宫宝座的全部过程。
李世民闻听此言,如晴空一个霹雳,后背生凉,头晕目旋,再次昏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