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发明更是稀奇古怪,医药,铁器,书画,建筑 ,手工艺品,酿酒,火药,枪炮……
襄国公所涉猎的行业,遍布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
他甚至审美情趣都异于常人,对美妆和女性服饰,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就连一向生活在安乐窝里,对天下任何奇珍都见怪不怪的长安公主,都对他赞不绝口。
岂能说他只是想当天下人的食神?他也可以是酒神,更可以称兵神。
他的火枪所向披靡,创造了史上最小的伤亡比例。
在数次战役中,都表现出了惊人的战绩。
李淳风一直告诫朕,他将称雄海外,成就不世功名。
可这天下,大部分已在大唐的治下。
海外波涛之中,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驻足之地呢?
倭国弹丸之地,其地又多风浪侵袭,饮食不足,人多短小。
其余海岛更是名不见经传,多半也是不毛之地。
难道附马真的甘心流落到那种地方,让朕的公主与蛇虫为伴吗?
海上传说有蓬莱,方丈与瀛州,可又有谁真的见到过那些地方呢?
难道朕的附马真的是从那些神仙居住的地方来的吗?
李世民又一次陷入迷茫之中,盯着自己的爱婿,一阵阵发呆。
一晃十多日过去了,李世民每日都在鸾舆中,与附马畅谈古今,盘点英雄。
对附马的许多真知灼见,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只是旅途艰辛,车马劳顿,皇帝的旧病终于还是不可遏制的复发了。
天子车驾至定州,终于病重不以行。
随军将领大都主张陛下摆驾回京,平定高句丽再图他日。
李世民闷闷不乐,犹豫不决,一连数日夜里都睡不安稳。
时昏时醒,精神状态也已差到了极点。
随军军医脸色阴沉,心里顿感大事不妙。
但凡李世民醒着的时候,总是惦记着孟凡新发明的红夷大炮。
数次提出要到郊外的校场上去,试试大炮的威力。
只是御医数次劝谏,说病中不益操劳,尤其不能受到惊吓,因此一直未能成行。
这天一大早,皇帝忽然醒转来,顿觉身体轻健,便再次起了去校场观炮的提意。
御医把脉之后,脸上阴晴不定,一言不发。
李世民却谈笑自如,坚持一定要去看看。
众臣一脸担忧,却也不好违拗圣意,便随同前往。
皇帝病重不能骑马,便以附马的搀扶下,登上了鸾舆。
到了城效校场,果见六尊大铁炮,威风凛凛的摆在校场一端。
为显示火炮的威力,校场另一端,相隔几乎五百步的地方,矗立着一赌花岗岩石壁。
李世民几乎已无力下车,孟凡命人将鸾驾移至火炮后方,掀起前面车帘,让陛下瞧了清楚。
“准备!”随着孟凡一声令下,十二名经过孟凡提前训练过的炮兵立刻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