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正是孟凡的又一项伟大发明。
在陈铁的不懈努力下,上百次的试验,终于让他成功研发出了巨型铁火炮。
铁火炮研制成功的消息传进孟家庄的时候,孟凡就知道,神州统一的进程,将毫无悬念的会比之前预计的提前。
孟凡见李世民神色有异,就知道他肯定也听说了坊间的传言。
自从那日灞水之畔,传出数声震天动地的轰鸣之后,长安城着实沸腾了几日。
街头巷尾都在猜测,这巨大的轰鸣声来自何方,是由什么东西发出的。
有说白日惊雷的,也有说地龙翻身的,更有人言之凿凿的声称,上渭水河神显灵,在告诫长安百姓,大唐将有不可意料的惊变。
预言中的惊变到底是什么,整个长安城的百姓无一不知,无一不晓。
当今天子年迈,又数次昏迷,不理朝政已有数月之久。
虽然得到了神医孙思邈的救治,却也抵不过阎君催命。
恐怕在人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大人物的离去,总是伴随着异常的天象。
长安百姓们的心上,都像悬着一支利刃,随时都有可能会掉下来。
“微臣有罪,微臣有一事,未及禀明陛下。陛下可还记得,多年以前,微臣曾经跟陛下提起过的一种新式武器?”孟凡主动提起此物,心里根本就没有要隐瞒的想法。
如果他真想瞒住朝廷的耳目,就不会在灞河之畔的兵工厂里研发铁火炮了。
终南山距长安也不太远,其中多得是深沟高壑,在那里组建一个秘密的研究所,又有谁知道呢?
他之所以没有加以隐瞒,正是想助大唐尽早平定高句丽之乱。
孟凡本以为,李世民会把收复高句丽的功劳,让给自己的太子。
以期让他登基之初,就能凭借此功站稳脚跟。
如今看来,他似乎更迫切的想把一个安稳和平的大唐交到太子李恪手里。
李世民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喜道:“附马说的可是红夷大炮?”
“正是,臣等试验了数百次,才终于造出了可堪大用的铁火炮。此物一开,催城拔寨,再无攻不破的城池。”孟凡十分笃定的说道。
火炮的发明,标志着封建城池防御体系的彻底破产。
李世民大喜过望,匆忙问道:“这么说来,孟卿已经造出了此物,可否让朕一睹为快?”
“臣造此物,正是为了帮助陛下平定高句丽。这些东西原本都是陛下的,臣在到此之前,就已经命人跟随押送军粮的军需车辆,将首批六尊铁火炮一同运至。陛下到达定州之时,自可见着。”孟凡胸有成竹的说道。
“附马运筹帷幄,又大公无私,反倒是朕多心了!”李世民心底一阵惭愧。
皇帝能够将心里话直接说出来,已经是孟凡的胜得了。
孟凡心里一阵感激,忙说道:“陛下不必自责,为君者,岂能对任何威胁吊以轻心?陛下所做的一切,无不是在为大唐的百姓考量,臣知道其中内情,又怎么会怨恨陛下的决定呢?”
“附马雅量,朕不如也!朕的心里需要考虑的事多了,自然顾虑也就多了。只是朕始终还是错看了附马,实在惭愧。”李世民连连摇头。
君臣相处二十余年,李世民始终也没能看透孟凡的真正志向。
有人说他只想成为富甲天下的豪商。
也有人说,志在成为大唐食神,满足全天下人的胃口。
更有人说,他志在万里之外,将称雄海上。
不管是说什么的,好像都对,又好像都不对。
孟凡是赚了很多钱,可他似乎并不太喜欢钱。
他本来可以赚得更多,却拿出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帮扶老幼,修桥铺路。
甚至无偿捐赠给朝廷,帮助朝廷平定叛乱。
他是喜欢做菜,可他却并不满足于只当一个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