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也是一惊,没想到在高句丽,还能遇到识得这块玉佩之人。
“不瞒老丈,这块玉佩原是故友所赠,他倒确实是慕容家的。”
“赠你这玉佩之时,慕容家的人可对你说过些什么?”老者闻言,胆子似乎壮了一些。
走到院坝边缘,伸手接过了那块玉佩。
孟凡如实道:“他说慕容氏在中原尚有许多族人,见此玉佩,召见慕容王室。如遇困顿之时,可向他们求援。”
“唉呀呀,赠你这玉佩之人,可是西平王殿下?”
“正是,老丈如何知晓?”孟凡更为惊讶了。
就听老者说道:“小老儿也姓慕容,正是鲜卑慕容氏的苗裔。当然后燕灭国,族人大部分西迁,小老儿这一支却没走,世居在此。因祖上也曾是慕容皇室成员,故此认得这个玉佩。”
原来,鲜卑慕容氏的故国,就在此地。
慕容氏本也是高句丽贵族中的一支,后来氏族力量逐渐强大,便在东晋时期,先后自立,建立了好几个国家。
前燕,后燕,北燕,后燕灭国后,一支鲜卑贵族举族西迁。
他们占领了吐蕃东北面的一块广阔的草场,建立了吐谷浑政权。
因此,孟凡在这里遇见慕容家的族人,倒也不稀奇。
“客人能得到西平王赠玉,想必一定是我慕容氏的贵人,请到屋里说话。”
老汉这改之前的畏惧神态,流露出了热情好客的本性。
孟凡之所以一直把这块玉带在身上,是聊以寄托对故友的思念。
没想到,相隔几千里,这块玉倒是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他也不推辞,抬脚就上了院坝,跟着老者进了屋子。
屋内虽然狭小,却收拾得极为整洁。
总共就三间小土房,左边是少女的闺房,右边是老者的房间。
屋后还搭着一个棚子,就算是厨房了。
刚进屋子,少女就端来了一碗干净的麦粥,摆在了堂屋唯一的一张木桌上。
孟凡也不客气,端起碗坐在门坎上,呼啦啦就干掉了一碗。
吃完一抹嘴,抬头却发现少女正看着他偷笑。
孟凡不好意思的站起身道:“还有吗?”
“奴家给你盛。”少女夺过碗,快步进了厨房,又盛了一碗麦粥。
这次的比上次稀多了,孟凡立刻就明白了,干的刚才已经捞得差不多。
于是,歉疚的说道:“我都吃了,你们吃什么?”
“客人不必忧虑,家里粮食还有些,小老儿这就让孙女再煮一锅。”
孟凡这才端起陶碗,敞开肚皮喝了个水饱。
肚子里立刻舒服了许多,身上也恢复了些气力。
看看太阳已经越升越高,孟凡不敢耽搁,遂起身说道:“在下该走了,这玉佩就请老丈留下,这原本就是你慕容家之物,如今也算是物归原主。”
老者急道:“不过是一顿饭,如何值得了一块玉?何况客人还是我慕容家的贵人,请客人务必收回。灵儿,去把爷爷打猎吃的胡饼全都拿来。”
老者硬是把玉塞还给了孟凡,又从孙女手里接过一个布囊,递到了孟凡手里。
“贵人不要嫌弃,这里面几个胡饼,是小老儿平日打猎剩的干粮,将就着路上吃。”
孟凡心里一阵感动,双手接过布囊道:“老丈一饭之恩,孟某决不敢忘。回去之后,定派人送来粮米,酬谢老丈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