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还有谁值得被这样的巨舰征服?
高昌,吐谷浑,吐蕃,高句丽,百济,新罗,日本国……
没有人知道,罗仁礼当然也不可能知道。
夏虫不可与语冰也!
以他的见识和经历,也只听说过这些远方的国度。
有许多国度,他更是连那里靠不靠海都一无所知。
就在他潜伏于船坞中,平静而劳累的度过一个个令人称奇的日子时。
远在丸都城的大唐太傅孟凡,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新君李恪再次给他出了一道难题。
李恪为了实践他莫须有的杰出军事领导才能,决定抛开太傅孟凡的桎梏,由他自己来全权指挥这场战役。
把征服高句丽的功劳,完全收入自己囊中。
因此,他在慎重的思考之后,决定把太傅派往北方,去征服遥远的乞骨城和丸都城。
而他自己则派遣卑沙城的薛万彻部,直取石城和泊灼城。
企图通过大唐水师,直接拿下这两处天险之上的要塞。
石城和泊灼城一旦陷落,则征服高句丽再无悬念。
李恪信心百倍,相信即使没有太傅的神机营和红夷大炮相助,他也同样可以拿下这两处鸭绿天险上的要塞。
只不过会死更多人而已。
更何况,他已经拿走了太傅一多半的铁火炮,把他们送到了薛万彻的军中。
这时候,那些铁火炮早就已经架设在了薛万彻的战船上。
李恪这一罕见的决定,彻底打破了孟凡的部署。
早在先帝罢免了孟凡的官职,把他禁足在长安城的时候。
孟凡就已经开始安排自己退路了。
他派遣了大量一刀流的门众,潜入高句丽境内。
以一位高句丽大行城富商的身份,买下了鸭绿水中游的这个偏僻的船坞。
彼时,船坞的规模还很小,仅能制造一些普通的渔船。
孟凡指派孟顺通过汇通钱庄,向这里追加了大量的投资。
从而把它扩建成了现在的规模。
使得这里可以直接生产令人称奇的深海巨舰。
既然中土已经没有什么遗憾,孟凡早已将目光投向星辰大海。
当然,在走之前,他要为新君扫除最后的障碍。
这道障碍就是当朝国丈长孙无忌。
孟凡的心里非常清楚,新君将他调离三军主帅的位置,背后肯定少不了长孙无忌的影子。
眼见高句丽即将覆灭,就让新君一展拳脚,完成自己的个人首秀,倒也并非不行。
只是李恪的种种行为,隐约让孟凡感知到了重重危机。
第一艘深海巨舰即将下水测试。
若不能趁着丰水期,经由鸭绿水入海,那就得再等一年。
一年之后,又会是一番什么景象,谁也不清楚。
李恪到底知不知道一刀流在金水湾的这处船坞存在,孟凡心里很是怀疑。
若李恪迟迟不能拿下石城和泊灼城,一刀流船坞的暴露只是迟早的问题。
那时,他又该如何向这位年轻的皇帝,解释自己的行为呢?
夜长梦多,这一危机使得他再一次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选中高句丽腹地,鸭绿水畔的这片水湾,是他几经考查后做出的决定。
这里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又十分重要。
在他的设想中,他本可以一举东向征服石城和泊灼城,使得金水湾这里真正成为一刀流的大后方。
处于泊灼城和石城的掩护和保卫下。
然而李恪的突然到访和夺权,把这一切计划全都给打乱了。
以他目前的势力,他本可以置新君于不顾,明目张胆的去做这些事。
手握三军大印,又富可敌国,拥有大量当今世上最先进的火器。
他还有什么可忌惮的呢?
即使李恪知道了这一切,他手中的权柄也足以令李恪乖乖闭嘴。
可先帝托孤之义,识人之明,使得他本能的摒弃了这种想法。
他答应过先帝,决不在大唐的地盘上自立。
为报先帝大恩,他不能对新君无礼。
更何况,这新君还是他一手扶持上台的,仿佛是经由他手雕琢的一件艺术品。
只要李恪懂得进退,不与他为难,他尽可以随他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