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李恪的手伸向了他孟家的领域。
这是他顺利脱离中土,踏上新世界征程的跳板,根本不容妥协。
如果事情真如孟凡预料中的一样,李恪最终还是知道了金水湾的存在。
那么,他也只好与这位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新君摊牌。
他过去讲给李世民的那些肺腑之言,也将要再次讲给李恪听。
他不知道,李恪是否跟他的生身父亲一样英明。
能够相信他的言语,从而放他和孟家离开。
如果不能,孟家与朝廷之间,难道还真要兴起一阵腥风血雨吗?
那是孟凡不想看到的,希望李恪也如是。
一月之后,薛万彻的舰队终于出现在了石城外面的海湾里。
唐军的水师接天连日,足足有上百艘之多。
虽然那些战舰,在这个时代的人眼里,足可以称得上是艨艟巨舰,但对于见识过大场面的孟凡来说,那些只能称之为舰艇。
数百艨艟巨舰中最大的十艘,已经被唐军装备了最新研发的红夷大炮。
黑沉沉的炮口,已经指向了石城南面,最厚实的城墙。
石城,顾名思义,整个都是建造在大海湾里一块巨大的礁石上的城市。
城市里所有的建筑,也无一例外,全都是以海边的礁石为材料,堆砌而成。
整座城池都发散出一股海腥味,灰沉沉的礁石布满了细小的孔洞,却坚固的足以媲美花岗岩。
城池居高临下,距离海平面足有五米以上的落差。
巨石下的断崖边,耸立着一座同样材质的灯塔。
其下就是石城最大的港口,灌江口。
港口中,同样也停靠着高句丽最强大的一支水师,这支水师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作兴义军。
传说他们原本是混迹于渤海和黄海一带的海盗。
被莫离支渊盖苏文招揽,许以重利,投降了高句丽。
他们的战船五花八门,即有高句丽官方为他们打造的,参照唐军水师样式的艨艟巨舰。
也有他们自己由渔船改造的各种造型怪异的海盗船,更有新罗国的窝底大肚运输船,甚至是沿海渔民们打渔的普通渔船。
尽管如此,他们的数量仍然不足唐军的三分之一。
水军士卒的气势,也丝毫不能与唐军相较。
这场实力相差如此悬殊的战斗,几乎毫无悬念可言。
唐军必胜,兴义军决对没有胜算。
即使是高句丽石城守将李继忠也同样是这么认为。
大唐军威整肃,数量庞大,又有坚实的后盾作为基础。
开战以来,几乎每战必胜。
如今又加上了威力哪些强劲的红夷大炮。
高句丽军胜利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好在这场战役并非唐国太傅孟凡亲自指挥,听说是唐国新君李恪临时换帅,决定由唐军水师统领薛万彻领兵前来。
这简直是不幸中的万幸。
如果此战是由唐国太傅亲自指挥,李继忠绝对没有胆量与之对敌。
他是安市城守将梁永忠的门生,深知师傅梁永忠的统兵才能。
就连老师这样的大才,最终都毫无悬念的死在了安市城下。
作为其后生,李继忠又能有几成把握,为师父报仇呢?
薛万彻的炮舰已经抵近了石城巨岩下的港口处。
兴义军却龟缩在港口内,向他提出了极其过份的条件。
兴义军首领邓冼,虽然名义上归附了高句丽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