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际上却没有得到高句丽朝廷多少好处。
渊盖苏文只是把本就弱小不堪,因贪污腐败而缺乏军费的高句丽水师交给他收编,共同组建了兴义军。
此外就给了他一个高句丽水师统领的虚名。
至于军饷和粮草,则一文钱都没拿出来。
渊盖苏文知道海盗最擅长的就是搞钱,准许他在高句丽境内自行筹措粮草。
邓冼理所当然的就将目光投向了富庶的石城和泊灼城。
这两座城不仅是鸭绿水上的军事要塞,还是高句丽南北要津。
处于鸭绿水下游的宽阔水域。
来往的商船络绎不绝,一天的货物吞吐量都十分可观。
鸭绿水上游的药材,木料和珍奇山货,渤海及黄海海湾中的特产,都在这里彼此交易。
更有来自大唐江南等地的蔬果和丝绸,织锦和画扇,屏风和衣饰。
谁统治着这两城,谁就掌握了高句丽三分之一的财权。
这里向来是渊盖苏文的大后方,更是他的钱袋子。
莫离支把其中最重要,最富庶的石城交给他李继忠,就是要让他守住这钱袋子。
好在唐军来的是薛万彻,李继忠不至于绝望到束手就擒。
但要想打败薛万彻,也并非易事。
没有邓冼水师的帮忙,这个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
但邓冼却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莫离支早就已经提醒过他。
即要用此人,还要以最小的代价用此人。
对于邓冼来说,高句丽朝廷即要马儿好,还要马儿不吃草。
这对于一名闻名海内的江洋大盗来说,未免太被人轻视。
因此邓洗提出的条件是,若要兴义军出手保护石城,石城必须给出一半赋税作为兴义军的军饷。
直到唐军舰队离开,或者兴义军被唐军所败。
如果兴义军胜,从此后这一决定将会成为常例。
石城赋税的一半,将会永远用于供养兴义军。
李继忠几乎以为自己听错。
石城和泊灼城的赋税加起来,相当于高句丽全国三分之一的赋税收入。
石城在二者之间,又占领了主要地位,贡献了两城赋税中的六成。
如今邓洗张口就要石城一半的赋税,那就相当于拿高句丽全国六分之一的赋税,来供养他一支水师。
如此无礼的要求,李继忠不敢擅作主张。
虽然渊盖苏文已经授权给他,便宜行事。
可如此急务,仍然让他倍感压力。
不交出赋税,就会失去兴义军的帮助。
没有兴义军,仅凭陆地上的军马,要怎么才能赶走这些海上来的巨舰呢?
李继忠正和唐国太傅孟凡一样头疼。
孟凡头疼的是,不知道薛万彻到底能不能拿下石城和泊灼城,什么时候才能拿下。
而李继忠头疼的则是,石城万一要是破了,自己无疑就是高句丽的千古罪人。
石城若破,一切皆为尘土,赋税也尽为唐人所有。
邓冼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怕李继忠不答应他。
如果他执意不肯答应,邓冼不介意,转身制靠唐国水师。
过去的石港,现在的兴义港,将会作为他投诚时的表礼,进献给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