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士卒们绝望到了极点。
李佐升不得不开始担心军中士卒们的怨言。
太阳一升起,林间的清冷很快消失,继之而来的,又是令人汗流夹背的暑气。
旱蚂蝗和蚊子,就像是蜜蜂看见花朵,总在人的身前身后,挥之不去。
每个高句丽士卒们的身上,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红包。
林间不时会响起一声惊呼,几句咒骂。
接着便是轻脆的巴掌声或者嘤嘤的涕泣。
就连李佐升的营帐里,也密布着蚊蝇。
那些东西仿佛闻见了昨夜掩埋在淤泥中的血腥,争先恐后的从四面八方的林间汇聚于高句丽人的营盘。
就连副将都不得不提醒李佐升,军中的戾气正在不断的攀升。
正当高句丽人徘徊在绝望边缘的时候,唐军的营地却是一如即往的平静。
每天还能喝到鲜美的鱼汤,吃到粗面窝头,偶尔甚至可以吃到白米饭。
唐军的营地都是悬空建立在沼泽之上的。
无数粗大的梁柱深扎在沼泽中的硬土层中,支撑着上层建筑坚如磐石。
不远处的船坞中,仍然夜夜灯火通。
第二艘深海巨舰还在按部就班的建造之中。
渊盖苏文迟迟不能等来李佐升的捷报,却等来了大行城总兵刘浑的战报。
有证据表明,近些时日,唐军已经开始频繁朝大行城方向调集粮草。
安市城中的守军更是频频异动,操练频繁。
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兵发大行城。
渊盖苏文万万没想到,一切都发于金水湾,也止于金水湾。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一个小小的金水湾,据罗仁礼的密报,不过才驻兵不超过一千。
他给了李佐升接近二十倍的兵力。
而李佐升却最终只能止步于金水湾唐军大寨的门前。
他的那些设想的期望,全都化作了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没有一样能够得到兑现。
大唐长安城中,长孙无忌也同样如坐针毡,他已去信大唐皇帝,言明会收集到新的证据,证明太傅的反迹。
只可惜,除了渊盖苏文仿造的那几封蹩脚的密信,他什么也拿不出来。
罗仁礼还在高句丽人之手,况且仅凭他一面之辞,没有人会相信,唐国太傅会背叛新君。
毕竟,新君就是唐国太傅一手扶植起来的。
唐国太傅何至于自毁长城?
事态一时陷入僵持,最着急的当属唐国皇帝李恪。
他现在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先前对于罗仁礼是否太过轻信。
一个高句丽降卒而已,他的话怎敌得过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太傅?
种种迹象都已表明,这一切怎么看怎么像是高句丽人的缓兵之计。
唐高前线,安市城总兵衙门。
大堂上,大唐太傅孟凡再次求见皇帝。
半个月已经过去,初秋的冷风已经吹起。
虽然士卒们的铠甲下,都会有羽绒服御寒。
但战马却不可能在冬季的大雪中前行。
水师也不可能在坚冰中航行。
辎重和粮草到底安市城的时间,将会越来越晚。
凛冬将至!!!
到底是让将士们在严寒中困守愁城,还是让他们进军平壤,享受胜利的果实,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