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秉承的观点自然也不同。
听到这里,老者频频点头
“所以呢?”
那人回答:“所以我们要认清事物的本质,承认事物的差异。”
老者又开始摇头:“你还是不懂,差异的是人,不是事物。”
那人听后特别纳闷,事物怎么会没有差异?任何事物不都是存在两面性的吗?
老者回答:“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大意就是事物确实存在两面性,有对有错,但是对和错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对,就没有错,没有错,也就没有对,他们既是相对,又是相生。
就拿长短来说,一根十丈长的棍子是长还是短?
不知道,没有答案!
但是如果拿它与一百丈长的棍子作比较,它就是短。
有了这个长就有了这个短,没有这个长也就没有这个短。
当然生死也是如此,人本身就是向死而生。
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是走向死亡,所以死生也是相同的。
因此,事物本身并没有差异,而是自己赋予来了它们差异
如果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它就是一根棍子,不论长短。
说完老人站了起来,走向旁边的小河。
指着说:“你看,世界万物本身就互不相同,它们仍然能够相容于天地之间,但人们总以自我为中心,从而生出各种偏见,你争我斗,尔虞我诈。”
那人更疑惑了,诸子百家争辩也没有任何意义吗?
老者答:“儒家墨家之争,都是以自己为中心,从而去否定彼此的核心,这有什么意义呢?”
孔子大谈仁爱,巨子大谈兼爱,但是兼爱和仁爱有必要去争一个你我高低吗?
见那人疑惑,老者问道:“你认为人要孝顺吗?”
那人答:“那自然要孝顺。”
老者继续说:“这世上有太多恶人没有孝心,那我们可不可以制定一个孝顺的标准如何?”
那人答:“那当然好!”
老者哈哈一笑:“儒家以孝为大,认为丧葬避免不了铺张浪费,但墨家却认为这样不可取,更应该注重生者,他们之间有对错吗?难道不铺张浪费就是不孝吗?”
那人哑口无言。
老者接着说:“难道不按标准去做就不孝?其实儒墨之争就类似我们的争辩一样,他们只是凭借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来进行判断,忽略了这个争辩的根源。”
“本来就是因为个人成见造成的问题”
上天赋予我们的性格、体验甚至整个人生本来就不同,但我们非要他们相同,非要所有树洞都发出同样的声音,这可能吗?
比如说,一个老人倒地了,该不该扶?
恰巧有个年轻人路过,没有扶就这么走了过去,他就是不善良吗?
这个年轻人是一个夫子,为贫苦小孩免费教书,其余省下口粮给孩子带回家救济家庭,但因为扶过几位老人,被讹怕了,不敢扶,这就是不善良?
又有一个年轻人路过扶了起来,结果被讹了!他是傻吗?
从小接触的教育就是让他行善仁爱,他有什么错吗?
所以每个人的人生体验都是不同的,正因为这些体验的不同,才造成我们认知的不同。
“有绝对的正确吗?并没有,大伙记住,正确和错误始终都在不断的转变,我们只是世界当中的沧海一粟,应该接受这个世界的好坏两面,因为好坏本身,就是我们自己去制定的。”
语毕,时间已经来到正午,黎天喝了口水润了润喉咙继续讲道
“这就好比是你创造了一个世界,你觉得自己能力很强,于是就从无数个平行世界中找到无数个自己,共同管理这个世界。”
“世界最初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个就是“齐物”,你们都是一样,但既然组织就要有分工,于是有了你,就要去做苦力,有的你就要去做管理。”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有的你成为保家卫国的角色,有的人成为了违法犯罪的人员,这怎么回事?”
“明明都是你,为何会有善良的你也有邪恶的你呢?”
“一是因为能力,在你平行世界中找到自己之前,无数格尼,就曾在他们的平行世界中担任过无数的职业,有的是夫子,有的是扒手,这就是先天的性格,二是经历也就后天环境。”
“他们虽然都是你,当他们的经历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转变,三可能是运气,运气好,可以得到更多资源,运气差的,就缺少好的资源。”
“这世界就这样,本身是相同的,也是不同的,相同和不同都没有错,但偏偏要他们相同,那就有错了。”
“天籁是什么?我想你们可以独自回答这个问题了”
黎天微笑说道。
炎为拱手起立开口说道:
“每个人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本来就不同,本来就会产生各种想法,但这些不同的想法有错吗?并没有,想法没错,错的的争论和固执。”
“所以具体点?”
炎为紧皱眉头。
炎瑶突然站了起来说道:“道长,我悟了!”
众人纷纷看向炎瑶,想从她嘴里知道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