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大头领,我颜家庄冒犯了大头领,其罪大焉,希望大头领能网开一面,放过我那犬子,颜家庄愿交出米两千斛。”
米千斛?卓飞不由一笑,一斛米可是三十斤粮食,千斛就是六万斤,对于一个庄子来说,确实是不少了,不过,卓飞要的不是粮食。
“呵呵,粮食我不要。”
“那大头领要什么?”
“我要人。”
“要人?”颜复不由一惊。
“我要颜良与文丑加入我的麾下,如果你能说服他们加入我,我可以给你颜家庄米千斛,如何不然……”卓飞眼中寒光一闪,口中说道:“你颜家庄就等着收尸吧!”
颜复的脸色一下子变的无比的惨白,他知道,如果颜家加入了卓飞军意味着什么,这就意味着,自己通匪了,虽说在这个年代,通匪的事情很多,但如果让官府知道了,恐怕颜家庄脱不了干系了。
“犬子以杀敌报国,报效朝廷为己任,让他投靠卓大当家,恐怕难度很大啊。”颜复脸色惨白,长叹了一声说道。
“今日为贼,他日未必为贼,我卓飞也是心系国家的人,早晚会投效官府,到了那时,你家颜良得个官职不成问题。”卓飞说道。
“说的轻巧,由贼变成官军,谈何容易。”
“不如我们立下一个约定如何?”
“什么约定?”颜复问道。
“你儿子颜良投效于我,或我卓飞在三年之内不能成为朝廷官员,为他洗白的话,到了那时,随他而去,如若不然,我不光要杀了你儿子,还要打破颜家庄,鸡犬不留!”
颜复犹豫良久,最后长叹一声,他知道,为了儿子的性命,自己必须妥协。
“小老儿愿意说服犬子投效卓大头领。”
“如此甚好!”卓飞淡淡的说道。
一挥手,卓飞让田畴带着颜复去见颜良。
一座帐篷之中,颜复与颜良和文丑相对而立。
“爹,你怎么来了?”颜良大惊。
“我或不来,岂不是看着你送死?”颜复悲凉的说道。
“父亲岂可亲入虎穴?”
“哎……”颜复长叹一声,将卓飞与自己的对话与颜良说了,末了,颜复说道:“儿啊,为了你的性命,为了我们颜家庄,为今之计,你只能投效于卓飞了。”
颜良沉思良久,自己的性命不要紧,可是如果自己不降,那卓飞就要屠了颜家庄,若如此,自己对不住颜家庄的三千父老乡亲啊,想到这儿,颜良一咬牙,口中说道:“父亲,颜良愿降!”
“哈哈哈……”
大帐之中,卓飞朗声长笑,将跪倒在地的颜良扶了起来,用力的拍了拍颜良的肩膀说道:“恒文,跟着我干,早晚有你名动天下的那一天。”
“颜良多谢大头领不杀之恩。”颜良说道。
“文不俊,汝难道不降吗?”卓飞问道。
“某听大哥的,大哥降,某也降!”文丑说道。
“如此甚好!”一想到一下子得了两员悍将,卓飞哈哈大笑。
得到了颜良与文丑,对于卓飞来说是一件大事,在此之前,卓飞手下的一流将领,只有张飞,管亥算得上是准一流的武将,而颜良文丑,实力比管亥要高,与张飞相比,也不多让,算得上是一流的勇将,他们的加入,让卓飞的实力大增。
对于卓飞来说,重要的不是地盘、不是粮食、不是兵器、也不是财宝,重要的是人才,在即将到来的大动荡中,拥有了人才,才能拥有平定天下的资本,这一点,卓飞深信不疑。
在收了颜良与文丑之后,卓飞的军队再一次进入了整军时期,休养生息,进行练兵,不过,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那就是,华佗要走了。
华佗不能走!
这是卓飞的第一个反应,华佗可是外伤圣手,他走了,自己以后找谁治伤兵去?可是华佗真的要走了,留也留不住,任凭卓飞磨破了嘴皮子,华佗也不再留下,最后,卓飞退了一步,要不然,你帮我教一些学生吧,以后可以继承你的衣钵,治病救人。
华佗想了想,答应了卓飞的请求,答应再在山寨之中留三个月,为卓飞训练出一批郎中了。
卓飞立即让田畴在军挑选机灵的,智明的士兵跟随华佗一起学艺,如此一来,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医护兵就具有了雏形。
三个月,够卓飞做很多的事情了,士兵要训练,粮食要累积,战阵要演练,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转眼间,时间已到了中平二年(公元185年)三月,中平二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悲催的年份,公元185年二月,京师洛阳发生火灾,南宫被毁。宦官中常侍张让、赵忠等劝灵帝税田亩以修宫室、铸铜人。于是灵帝诏令天下,除正常租赋之外,亩税十钱助修宫室。为了修筑宫殿而加税,灵帝算是鱼肉百姓到了极点。
这还不算,灵帝又诏发州郡材木文石,运送京师,而宦官从中中饱私囊,刺吏、太守又在朝廷规定的原有基础上增加要求,这让老百姓心中更加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