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嘛,他舍不得派自己的嫡系将领,派了两员原满洲降将珲津、多婆罗。这两人原先皆是满清的梅勒章京,归顺后为大明副将,领着九十一员各级将佐组成的“顾问团”,前往于阗。
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原先满八旗、汉军旗的降将。胡总督应允了,担任“顾问”期间,一律拿双饷,回来后官升一级,所以士气还是蛮高的。
皇帝敕谕叶尔羌拉提夫汗:
朕恭承
天命,君临万邦,溥天之下,莫不遵禀朕命。夫叶尔羌国,我天朝恪守职贡之国,百余年来,朝拜不绝,丝绸之路,天下名扬。
至尔祖阿布都拉哈,割据天山之南,自以兵强,不服王化,负天朝深恩,奴颜媚骨于满洲犬羊。井底之蛙,何其浅薄!朕甚恶之,本欲发兵征讨。天子一怒,移星换宿、龙蛇走陆,千里天山,顿成齑粉。然上天有好生之德,尔民何辜,遭此荼毒?尔父尤勒巴尔斯,颇知忠义,献奴酋多尔济之头,上表天朝,愿为藩属。朕感其赤诚,赐以爵位,许其子子孙孙,永尊声教。
壮哉!巍巍五千载之华夏、泱泱三百年之大明,论文有诸子百家,论武有孙吴韬略,幅员万里,带甲百万。至朕登基,东征西讨、南伐北战,大漠南北、长城内外、九洲四夷,兵锋所至,无人能阻。尔当以祖、父为鉴,安抚夷众、侍奉天朝,祗服纶言,恪循要束。若敢忘恩,天山南麓,朕之牧场,聊以博戏,有何惧哉!
兹特封尔为叶尔羌王,赐之诰命。皇恩靳于柔怀,尔其念臣职之当修,牢记朕言,勿得违逆。钦哉,故谕。
广运
光武八年四月一日
之宝
朱亨嘉派出的钦差快马飞驰和阗,向拉提夫汗宣读了皇帝旨意。小汗王拉提夫,在老臣玉素甫的辅佐下,似懂非懂地下跪谢恩。
随着这道旨意,大明朝对漠西事务的干涉,拉开了帷幕。
后世的史家研究明光武帝的这道旨,认为其上加盖的玺印,用的不是册封、慰劳用的“皇帝行宝”,而是奖励臣工用的“广运之宝”,可见光武皇帝此时已将叶尔羌的拉提夫汗,视为了自己的臣子;叶尔羌国,也被其当成了大明的一部分。
叶尔羌的国政,如今皆操于老臣玉素甫之手。对天朝赐于汗王的区区叶尔羌王的虚爵,玉素甫并不在意。可随之而来的大量眼花缭乱、五花八门的军事物资,还有那九十一名“军事顾问”,则让他喜出望外。
如今的汗国,就如同一个溺水之人,每一根救命稻草,都要牢牢地抓住。海量的物资加军事教官,让玉素甫顿时多了复国的信心。还是投奔大明好啊!
他学着大明礼仪,冲着大明副将珲津、多婆罗一拱手,“叶尔羌军队的事,就劳烦两位多操心了!”
“好说,好说,末将一定尽力”,二将忙回礼。
在大明的扶持下,于阗成了叶尔羌的复国基地,大量的白山派部民,甚至部分黑山派百姓逃往于阗,投奔小汗王拉提夫。
玉素甫从中挑选了一万五千青壮,编列成军,交由珲津、多婆罗训练。
这两位也不谦虚,按照以前在满清时训练八旗之法,训练起了叶尔羌步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