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不是疯了?”关系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冯智彧说这种话已经不会让长孙无忌生气了。
真正让长孙无忌担心的是冯智彧那可以说是失望,甚至是绝望的语气。
自己遗漏了什么吗?长孙无忌低头沉思,可他思虑再三仍未发现有什么缺漏的地方。
他本以为冯智彧是最支持自己的这种看法的,因为早在贞观二年的时候冯智彧就提出过这种说话。
只不过当时大唐面对的是最为严重的旱蝗两灾,面对的是粮食短缺的情况。
当时的冯智彧就土豆和红薯的产量以及弊端问题与被李世民派来的长孙无忌和杜如晦探讨了一番,最后冯智彧给出了三条路。
其中有一条就是以酿酒来提高稻米的价格,利用利益的差距从而让一部分百姓放弃产量更高但价格会更低的粮食,转而种植稻米。
长孙无忌不知道为什么同样的计策到了他这里就不适用了。
“看来您还是没有想过。”冯智彧看着百思不得其解的长孙无忌,失望的摇了摇头。
这两年大唐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因为自然灾害而集中到了粮食的身上,完全忘了利益对人们的诱惑。
“您是不是忘了,或许不是全部,但大唐绝大部分的百姓目前耕种的土地可都不属于他们啊!”
!!!
一句惊醒梦中人,冯智彧的这句话让长孙无忌如遭雷击,整个人都懵了。
是啊,大唐现在还在实行租庸调的税收制度,每户人家每年缴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的税收根本就算不上是苛刻,甚至可以说是很轻。
名义上,一户人家有一百亩田,除去天灾,正常情况下一亩地的亩产在二百斤左右,最低也是一百斤不会再低了。
一石一百二十斤,一百亩地最少收入一百石,交二石多吗?不多!
但问题在于这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隋末乱世过后百姓们的生活很艰难,绝大多数的百姓在不得已之下都把田地卖掉了,转而去租种别人的土地。
一年高达六成的佃租,这才是百姓们困苦的真正原因。
因此,冯智彧担心的从来都不是百姓为了利益而去种植棉花,因为这样的话百姓们最终还是会在粮食危机的逼迫下重新种回粮食。
真正的问题在于百姓们没有自己的田地,田地的主人大多都是那些不缺钱也不缺粮食的世家和官员。
他们会在乎有没有粮食吗?不会!因为就算是再怎么缺粮食他们也不会缺!
这不就是西方圈地运动爆发的雏形吗?
甚至,大唐现在的情况远远比当时的西方更加危险。
要知道,西方的圈地运动最开始的时候那些贵族侵占的只是公有地,侵占普通百姓的田地是后来没有田地了才发生的。
而现在的大唐呢?土地本来就在世家贵族的手中,何来侵占一说?自家的土地自己种什么不是随自己的心愿吗?
不过大唐也不全都是站在劣势里。
西方圈地运动爆发的背景是大航海时代的的到来,新时代的到来导致了棉、毛的价格飞涨,而现在的大唐远远达不到那个程度。
也就是说,对于棉花的消化是有限度的,但这同样也不容小觑。
圈地运动本就是属于对现有制度的一种破坏性,到时候肯定会导致整个经济体系的崩盘,甚至让百姓的生活重回隋末乱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