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不敢的?”冯智彧的语气很是不屑,脸上也都是不以为然的表情。
他对魏徵不爽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但由于魏徵真不是什么坏人,他所求的大方向和冯智彧其实是一样的,因此冯智彧才会一退再退。
这次这件事其实说不上是谁在理谁不在理,魏徵和冯智彧的观点都是有各自的理由的,只不过就现在来说冯智彧的理由要胜于魏徵的。
在魏徵的角度来看,既然太子已经定下来了,那么在对待其他的皇子时就自然而然的要注意一点,免得使其产生本不该有的想法。
这不是什么特例,而是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但唯独这次,冯智彧占了上风。
现在整个朝廷上下谁不知道李泰和李恪这两个皇子跟之前的太子李承乾一样在接受冯智彧的教导?而且还给他们划定了方向。
这件事情他们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细节和方向,但李世民这个父亲和皇帝都同意了,那就证明事情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现在冯智彧把事情直接带着所有人的面儿给捅出来了,而且李世民只是对他的说法不满而不是对他的话表示质疑和反对,那就证明冯智彧说的都是真的。
让大唐的粮食产量翻上一番?这特么还能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重要?
和这个比起来,恐怕就是谋反也得靠边站了。
有翻了一番的粮食产量,谁家百姓会闲的没事儿跟着别人去过谋反那种脑袋别在裤腰上的生活?
“嘿!我敢打赌,回去之后不出三天,魏相肯定得参你一本!”
长孙冲的脸上虽然都是对冯智彧的敬佩,但嘴上可是一点儿都不留情。
魏徵的性格早就已经传开了,所以现在恐怕不只是长孙冲了,所有人都会觉得魏徵得找个机会参冯智彧一本。
这想法其实是有歧义的,像冯智彧就认为魏徵不会,就算是会也只会参他出言不逊这种事情,毕竟他可是当着李世民的面把那些本不应该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就凭这些,参冯智彧一本出言不逊一点儿都不为过,但也仅限于此了。
魏徵是个明事理的人,要是他真做错了肯定不会一直轴着,他不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
当然了,前提是你得让魏徵认为你说的做的都没错,不然的话他可不是那种会客气的人。
“参吧。”冯智彧表示很无所谓。
“就算是参他也只能参我一本出言不逊,毕竟我刚才说的话的确是有些过了,但其他的他就算是有心也是无力。”
“于情于理,我要表达的本质意思是没错的,先不说魏相是个明事理的人,就算他不是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参我一本。”
“要是他真的那么干了,那恐怕中书令这个位置他也坐不下去了。”
冯智彧的话虽然给人一种狂妄的感觉,但其实理儿是没毛病的,因此长孙冲和柴哲威也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