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觉,张明睡的很舒服,他整整睡了三个时辰,甚至错过了用午膳的时间,毕竟这几天在城门处,实在是太累了。
张明前往城门处之后,除了盟军攻城期间,他会待在角楼里观看双方作战的情况,其它的时间基本上都在皇甫嵩手下部将的陪伴下巡视军营,观看将士们的训练。
哪怕是敌军退却的那两天,张明也没有闲着,他去过伤兵营慰问过受伤士兵,去过辎重处慰问过后勤士兵,去过养马处,慰问过养马的士兵,总之整个军营里,他能去的地方都走了一遍。
对于张明而言,这六天来,真的是超负荷的工作了,所以回到皇宫的第一顿饭自然是要丰富一点,他在军营的时候,为了给将士们留下好印象,与将士们一同用餐,吃的都是最普通的军官餐而已,一荤两素,朴实无味。
在两个宫女的伺候下,张明很快就已经洗漱完成了,他现在的寝宫里有两名太监和两名宫女随时等待候命。两名宫女分别为婷儿和柔儿,两名太监分别为桂子和李子。
在张明吃着回宫后的第一顿饭时,崔明走了进来,说道“陛下,高门殿之外,李侍中求见。”
“朕立马就去,让他在那稍作休息。”张明用帛绢擦拭了一下嘴说道。
很快,张明便用好了午膳,在宫中车辇的帮助下,他总算是抵达了高门殿,现在的他越来越习惯宫中的车驾了。
看到陛下前来的李儒面露喜色,虽然他已经在殿外等了半个时辰了,但却没有一丝的着急,在同陛下一起进入高门殿之后,他便说起了事情。
“陛下,真的好手段啊,现在的长安城,百姓们都在夸陛下圣明,面对城外敌军却游刃有余,略施小计,便成功摆脱了长安城的危机。”李儒躬身奉承道。
李儒在城中有他的小道消息网,对市井发生的事情自然了如指掌。
“李侍中,这都是诸位将军的功劳,朕只不过前去战场观望了几天而已。”张明也不加隐瞒的说道,现在的他可不会因为这点小事便骄傲起来。
李儒内心十分惊讶,没想到陛下获得百姓如此夸赞却还够看清自己,实在难得,遍观历史,这样的帝王少之又少。
“陛下,臣此次前来,是想要跟陛下商讨三军犒赏的事情。”李儒不再奉承,说起了正事。
“此次获胜,功劳最大者,莫过于皇甫将军,其次便是吕将军,然后便是阎忠校尉,张猛校尉等等”
“皇甫将军自然可以嘉奖为骠骑将军,他资历最大,而且也有厉害的军事才能,也是此次战争的最大功劳者,想必没有人会反对。”
“只是吕将军,之前陛下拉拢他时,已经封了他为车骑将军,此次大战他连夜回京,才守住了西城门,后又破胡轸部队,现在估计又要大破牛辅部队,可陛下为何之前却想要陷吕布与死地?”
这个问题,李儒已经想了两三天了,却还是有些困惑,当年吕布还是他亲自派李肃前去丁原处拉拢过来的,按理说,吕布连连大胜,而且又忠心朝廷,可为何陛下却不待见吕布。
“今日的吕布非常效忠朝廷,只是因为他有把柄在朕手上,所以不得不屈膝于朕,然而吕布这人三番两次,背主求荣,先是为了赤兔马杀害了旧主丁原,后又为一美貌女子杀害了董卓,如此之人,倘若有一天,朕没了他的把柄,此人真的还会效忠朕吗?”张明反问道,他隐瞒了模拟器的事情,用把柄作为借口。
张明之所以重用吕布,只是为了度过长安的难关,如今长安危机也解,吕布已经失去了最大的作用,他虽然看重将军才能,但身为帝王的他,更看重的是忠诚。
身为臣子的李儒跟身为帝王的陛下看似是同一利益关系,但实际上两者的视角却完全不一样,臣子希望上位者绝对信任自己,而上位者却对臣子抱有怀疑之心,董卓也好,历史上的袁绍,曹操也好,他们都是疑心很重的人,因为上位者看不到下属的忠诚度,所以他们宁愿选择一个都不相信。
若张明不是皇帝,也许和李儒有着同样的看法,他以前读史书时,也觉得为什么很多皇帝的疑心那么重,包括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也是如此,登基之后,几乎除去了所有的异姓王,以前所有的承诺都是一堆屁话。
等张明掌握皇帝权力之后,才知道属下的信任是看不见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制度,分化手下的权力,然后再集中到皇帝手中,当然对于那种三番两次背主的人,可以用,但最好不要大用。
李儒默默无言,他自然是能听懂陛下的意思,吕布是否忠诚,他不会在乎,毕竟吕布不是他的下属,但这个问题对于陛下可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很明显,陛下不愿意重蹈丁原和董卓的情况。
“陛下,臣明白了。”
“陛下虽然不打算重用吕布了,可毕竟吕布在此次战争中立了大功,若不加以犒赏,想必也难以说服三军将士吧?”
“朕自然会加以犒赏,现在还不是处理吕布的时候,接下来还需要用到吕布。”
张明暂时还没打算处理吕布,毕竟没有战争的帮助,他也找不到理由处理。
现在吕布的地位和官职实在是太高了,尤其是这次犒赏之后,一旦吕布的忠诚度恢复正常之后,恐怕在想要找理由处理就变得及其困难了,到时候一个拥有数万精锐士兵的将军还同时位列高位,对朝廷只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接下来的五天内,朕需要你为朕想出分化吕布手下军队的方式,无论用哪种方式,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行。”
张明重用李儒,就是看中这人做事不择手段,足够狠辣,有些事情,皇帝明面上没法做,需要有人替皇帝去做。
“是,陛下,臣一定为陛下分忧。”
随后,李儒和陛下又继续讨论起来其余将军的犒赏情况,围绕着这一话题,讨论了两刻钟左右,当然,这种讨论是不作数的,只是为陛下提供一个方案而已,具体的情况还要留待明天早朝时解决。
“臣还有一事,需要陛下处理。”
“说”
“三天前,牛辅监军贾诩来到了长安,托臣的关系,才进了长安城,若不是他在敌军之中擅用离间之计,此次战争不会这么快结束。此次他托臣的关系,想要单独面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