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吴苋在房间内柔声道。
甘宁一喜,笑道:“甘宁,我有事情找你商量。”又整理了一个衣服。
“报!”一把焦急的声音响起。
一名锦衣少年跌跌撞撞地跑来,单膝跪下,低头拱手,急道:“禀报渠帅,杏林村的官军推着大批攻城器械前来!巴郡城方向,发现数万大军奔来,一天左右即可到达,打着“严”字大旗的。”他一焦急,又习惯性地称呼甘宁为渠帅。
“啊!”甘宁吃了一惊,心念急转道:“怪不得官军这段时间不来骚扰了,原来在赶制攻城器械,兼等待严颜的大军到来?数万大军?严颜把周边郡县的兵马都调来攻我,这也太看得起我了吧?看来这城池是肯定守不住了。”顾不得理会吴苋了,果断转身急奔县衙中堂去。
吱呀一声。
房门缓缓打开,一脸疑惑的吴苋出现在门内,望着甘宁远去的背影,感到一阵莫明奇妙,心中却踮记着:“他找我有什么事情呢?”轻叹了一声,关上房门。
县衙中堂。
吴懿,甘田,项通等人早就焦急地等待着。
甘宁沉着脸,大踏步走入到众人的面前,凝重道:“大家都知道消息了吧。”其实他看见众人的脸色,都明白众人已经知道,只是多问一句而已。
果然众人都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甘宁脸色一正,沉声命令道:“立即弃城。发钱遣散全部民夫,工匠。拆毁南墙,移船下江。通知所有人,立即准备乘船下荆州,你们分头去办吧。”
他未交待搬运钱粮,是因为钱粮早已被民夫,工匠们消耗得差不多完了。做这开挖护城河的工程,甘宁他们算是做了失败的多余的计划与行动。而且招了二千三百余名新兵,现在是船少人多,能够把人全部运走,都已经是万幸了。至于如何解决粮食问题?甘宁倒不担心,有兵有船有武器,去抢就是了。
众人令命,急忙跑去各忙各的。
没多久。
整座城池忙碌了起来。
民夫们从开挖得深深浅浅的,坑坑洼洼的护城河里,满脚烂泥地跑上来,匆忙跑到领钱处,领了工钱,便各自逃去;一大群工匠则聚集到最后两条将近完工的船的旁边,合力将船赶制好,才跑去领他们丰厚的工钱。
其实这些民夫与工匠,是因为感激甘宁开仓放粮,更因为锦衣少年们多是临江人,大家是乡亲乡李,相识或认得,才肯冒险前来做工的。换了其他地方,甘宁他们肯定没有这么好的群众基础,更不可能请到民夫工匠来做工。
一千多名新兵拿着新造的枪戟,聚集到南城墙下,即六十多条新船的附近,准备搬运船只。
这些船只,都不算大,只能乘坐二三十人。船中间有简单的舱篷,可以遮风挡雨,储存一些粮食。其中有十条小船,船底两侧加装了一排木轮。
几十名赤膊裸着上身的新兵,其中一部分人手握铁锥,铁锸,铁铧等等尖锥的工具,把尖锥固定在城墙的缝隙中。
十多名大汉嘴里大呼着:“嘿!嗬!嘿!嗬……”抡起手中的铁锤铜锤拼命地捶向铁锥的头部。把尖锥夯入城墙缝隙内。捶得轰轰作响,火花飞溅。
大汉们则挥汗如雨。
县衙中堂。
甘宁待众人离开,急忙跑到账房,向青年文士要了二十斤黄金,用袋子装着,独自走入一间有前后门的房间门前,招了一名锦衣少年过来,吩咐道:“你去找十名相貌比较平凡,一般的新兵来,一个一个地带来,别让他们碰面。”
锦衣少年愕然了一下,铿锵应道:“诺。”急忙跑去找人。
甘宁提着黄金袋子走入房间,站着等待。
没多久。
锦衣少年带了一名相貌平凡的新兵来。然后又跑出去找人。
甘宁从袋子中地拿出一个二斤重的金饼,递到新兵的手上。
新兵错愕地望着甘宁,颤声道:“大人,这是……”
甘宁凝重道:“收起来,别让人看见了。我想你留在临江做卧底,日后想办法加入官军中,嗯,结交多些信得过的兄弟,明白么?以后我们可能会回来的,如果我们攻城,你就想办法把官军的消息送给我。攻城时,你就内应外合,明白么?”
新兵听了,犹豫了良久,才点头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