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徐福和孙义,该扫的茅厕还是跑不掉。
这一切似乎回归了平常。
但徐鹏举知道,这是暴风雨之前最后的平静了。
竟然张首辅已经出招了,就表明对方不会轻易罢休。
别看他现在赋闲在家,但实际上他对于朝中所发生的的事情了若指掌,文臣集团还是在他的指引下平稳运行。
而徐鹏举这边,也是对于他那个只在记忆之中见过的父亲万分担忧。
张首辅已经出招了,而魏国公的大局不知道布置得怎么样了。
可现在自己身边人多眼杂,就算是魏国公想要派人前来传递信息,只怕也是难逃锦衣卫之眼。
朝堂之上,魏国公府奏折失窃一事尚未完结。
梁皇派遣了不少人马去追查那失踪的奏折。
但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根本没有任何收获!
原因很简单:对方若真是想用奏折来伪造书信,此时肯定早早地毁尸灭迹了,哪里还会留下这等尾巴。
京城这边虽然暗潮汹涌,但表面上却是十分平稳的。
而另外一头,当英国公策马赶到辽东之时,他却不由得为辽东兵马的强壮所折服。
“若是当年征战北元,我麾下也有如此一支骑兵,定然所向披靡!”
辽东的部队,早年乃是李成梁麾下的士卒。
大梁所奉行的乃是卫所制度。
卫所制度将一部分人划分为军户,大梁朝廷会将土地分发给这些人。
他们平日里开垦土地,在战时就拿起武器上阵杀敌。
同普通农户一样,军户也是需要上缴种植所得的,只不过土地归他们所有,他们便有了保家卫国的动力!
而军户是世袭的,也就是说:张三是军户,他的儿子,孙子,世世代代都是军户。
而张三所耕作的土地也可以传给他儿子,他孙子,这么一代代传下去。
可这样传递下去的,不仅是土地,还有作战技巧以及武器盔甲。
大梁平时是不发放武器盔甲的,所以很多时候,这些军户上阵时,身上着甲,手中持刀,都是其爷爷辈传下来的。
作战技巧则是长辈传给后辈。
因为装备陈旧,再加上缺少操练,再加上这些士兵都是只值理论从未实际上阵杀敌过的小卒,所以大梁的军屯士兵战斗力实际上十分低下。
而魏国公、英国公便是带领着这样的一支队伍,征战南北,为大梁守卫疆土的!
由此可见其军事才能之卓绝了。
而英国公羡慕这些辽东军也是有原因的。
辽东李成梁,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卫所制度虽然让大梁拥有常备兵,但时过境迁,这些卫所兵的战力早就大不如前。
而且在一些地方,比较大的军户会将其他一些小军户的屯田吞并,成为卫所制度下的地主。
而被吞并土地的那些士兵,原先为了自己的田地,还愿意上战场杀敌守卫疆土。
可在屯田被吞并以后,大梁的存续与他何干?
能够不临阵脱逃便已经是很好了。
在这等现状下,李成梁却训练出了一支虎狼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