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得书后先是龙颜大悦。不过转瞬间,心底又升腾起一丝重重的忧虑。
昨日鄅国公张亮来报,说众多朝廷官员突然莫名其妙都涌进了蜀王府,请求蜀王一见而不得。
他立刻就明白过来,这些见风使唤舵的官员们,已经嗅到了储君的风向,开始向蜀王讨好了。
第二日早朝时,他果然就收到许多封奏折,这些奏折无疑都是同一个内容,请求皇帝明诏废除太子,立蜀王李恪为皇太子,入主东宫。
李世民心底原本已经有了主意。但不知为何,还是对自己这个喜爱兵事的儿子有些莫名的担心。
李恪虽然诸多方面都极像自己年轻的时候,却缺了几分锐气,少了几分担当。
李世民既怕皇子们争权夺利之心太盛,又担心将来的人君不能够握紧手中的权利。
这是极其矛盾的两种心理,却又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现实之中。
权力心太重之人,为权利常常不择手段,不懂得实时放权,将来无疑会成为一个暴君。皇四子李泰正是这样的人,为了权利他可以承诺杀死自己心爱的儿子。
但权利心太过淡泊之人,更加要不得。他极有可能轻易的放弃手中权利,比权利欲望强的人于国更加不利。
他不希望李恪会是这样的人,李恪的几番请辞,已经让他有所担心。
正当李世民举棋不定,思考着这个国家未来的重担将要落在谁的肩头之时,忽然听见中贵人王德在殿外叫道:“陛下,国舅爷求见。”
“让他进来吧。”李世民面露笑意,丢下手中奏折,起身离开长案。
就见国舅长孙无忌从殿外走进来,一张苦瓜脸格外难看。
李世民笑道:“辅机啊,你这是怎么啦?一幅失魂落魄的样子。”
“微臣来向陛下请罪,是微臣没有教导好晋王,才让晋王干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辱没了陛下的颜面,微臣罪该万死!”
长孙无忌说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声泪俱下。
李世民吓了一跳,赶紧上前去,亲自扶住他道:“辅机啊,你这是作甚?快起来,咱们老哥俩还用得着这样吗?”
长孙无忌双眼含泪,埋着头羞愧无地。
“陛下啊,臣是心疼啊。多好的孩子啊,就因为一个女人,就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你说,你说说,这是何等的愚蠢啊。”
李世民用力扶起大舅哥,惨然道:“不说了,不说了。稚奴性本好善,是朕的过错,不该在他长大以后,还把他养在宫里,才至发生这种不堪之事。你起来吧,朕正好有话要问你。咱们哥俩今天得好好聊聊。”
“陛下言重了,若非当年微臣坚持求陛下留下稚奴在宫中抚养,陛下也断然不会做出此等决策,这还是怪臣啊!”
长孙无忌蹒跚着站起身来,内心真的后悔不迭。
要是当年让这个外甥在外面住着,哪里会发生这种事。
晋王只要不倒台,以他的眼光,哪里看得上魏王李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