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时候,再提处罚蜀王之事,显然不合时宜。对魏王来说,也并什么好事。
李世民脸上露出笑意,点头说道:“辅机啊,这才足见你作舅舅的胸怀。恪儿,还不谢谢你舅舅。”
“恪儿谢过舅舅不罚之恩。”李恪赶紧拜倒在长孙无忌身前。
长孙无忌连忙扶起他道:“谢我作什么,谢你父皇就是了,你最该谢的是你自己,你并没有辜负你父皇的期许,这件事办得漂亮。”
“谢父皇隆恩。”
“恪儿,你们舅甥俩一向少亲近,你陪你舅舅到他帐中去,叫人备下一桌酒菜,朕稍后也来。”李世民微笑着看着李恪。
“是,父皇。”李恪心里虽不情愿,却喜父皇已经饶恕了他。
长孙无忌心里却咯噔一声,心想大事不妙,陛下这明显是将我遣开,有什么话,要跟襄国公单独说。
这种情况从前从来就没有过,这显然是陛下在警告自己,自己的手似乎是伸的太长了。
没办法,谁让魏王这个外甥如此不争气,老夫若是再不为他争取,他早晚必败于眼前这个杨妃所生的庶子手中。
长孙家的荣辱将来就系于魏王一身,魏王若是失败,长孙家也必将日渐衰落。
长孙无忌不情愿的起身,领着李恪出了帐门。
大帐内,就只剩下李世民和孟凡二人。
这时,只听李世民道:“附马似乎更偏爱朕的这个三儿子,这次若非孟家人帮忙,提供了大量的粮草军需,恪儿这事办不了这么漂亮。”
“陛下谬赞了,孟家人不过尽些本份。书信中说的清楚,来向我孟家借粮的,并非蜀王,而是魏王殿下。”孟凡抬眼看向李世民,“陛下的几个皇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正如国舅爷所言,这是他们共同促成的结果,并非蜀王一人之功。至于微臣偏向哪个皇子,这对陛下的圣裁毫无影响。”
“这么说,附马是承认更加偏向于蜀王了。”李世民笑着发问,一双虎目盯在孟凡脸上,眼底颇有几分疑色。
过去他一直以为,这位襄国公立场中立。但今日襄国公的所作所为,却让他大感意外。
襄国公是他准备留给未来皇帝的一笔宝贵遗产,如果他现在就有所偏向,李世民必须及时掌握。
“依个人喜好,微臣确实更中意蜀王,魏王文采风流,蜀王英武非凡,陛下的这两位皇子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但他们之中,只有一个人会成为未来的皇帝。如果让附马来选,附马以为谁更合适。”李世民目露杀机,冷冷的盯着孟凡。
孟凡慌忙起身,拜伏于地道:“陛下折煞微臣,这是陛下的家事,微臣岂敢对两位殿下评头论足,微臣酒后失察,微臣有臣,望陛下严惩。”
李世民果然一代圣主,仅凭聊聊几句交谈,似乎就看穿了自己的心思。
看来自己这位岳父大人,已经对自己起了疑心,将来自己行事,可千万不能如同今日这般太过张扬。
至少在蜀王登位之前,自己不能再明面上支持任何一个皇子。否则陛下圣心难测,孟家的未来可就堪忧了。
“哈哈哈哈,你我翁婿随便聊聊,看把附马吓得。是朕让你品评的,你何罪之有啊。走,也到了晚膳时间了, 陪朕去看看,他们舅甥俩都准备什么酒食。今晚朕再添新兵,值得浮一大白。”
李世民起身,大笑着步出大帐。
孟凡直感觉自己背心莫明其妙的就湿透了,额上更是汗出如雨。
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欺我。
站起身,跟在皇帝身后走出大帐,他决定今晚就派人跟蜀王分说明白。
他们之间的关系,存在暴露的风险,愿蜀王忍耐一时,千万别再主动找上自己才是。
晚间的宴会十分尴尬,彼此都知道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却又不好拿到明面上来说。
襄国公孟凡更是如坐针毡,真想快点离开,回到自己大帐中,痛痛快快的洗个澡,再换身干爽的衣服。
李世民试探让他如芒在背,茶饭不思,偏偏还要表现出一幅谈笑风生的模样来,不能让陛下起疑。
也不知皇帝是想听一听几人的酒后真言,还是另有所图。一场宴会直进行到深夜,皇帝才放他们离开。
孟凡虽然喝得东倒西歪,索性头脑还是十分清醒的,起身辞别了陛下,退出帐来,浑身如释重负。
怕什么来什么,偏偏喝醉了的蜀王李恪,这时候走出大帐来,大声叫嚷着:“襄国公,襄国公慢行,你我结伴回去,岂不,岂不方便。”
孟凡只觉脑后生风,差点吓得灵魂出窍。暗自庆幸蜀王没在陛下的大帐前叫自己先生。